叱胥掩簿领,来同妙峰禅
出处:《赠光孝益老》
宋 · 楼钥
鸰原鸿雁行,此理悬诸天。
万事可变灭,天性难推迁。
显庵幼出家,洁饥同玄蝉。
一钵寄西东,悠悠经几年。
外慕等浮云,百念灰无烟。
难兄忽相逢,触动欢喜缘。
光阴信可惜,征袂何翩翩。
叱胥掩簿领,来同妙峰禅。
剌剌道家世,客泪如迸泉。
玉堂与黄閤,衣钵亲相传。
游宦非为贫,不敢替所先。
老师虽宴坐,至情岂唐捐。
此会非偶尔,绝倒秋风前。
手持诗卷来,谓予得无言。
晓以天性语,人生要有原。
嗟哉伪日薄,萁豆本同根。
一旦成仇敌,釜中急相煎。
宁知有佳人,芳草梦阿连。
相见无几时,瞥如鱼跃渊。
固知出世法,惜别讵不然。
又当作大观,勿为爱网牵。
千山元不隔,毋庸对床眠。
万事可变灭,天性难推迁。
显庵幼出家,洁饥同玄蝉。
一钵寄西东,悠悠经几年。
外慕等浮云,百念灰无烟。
难兄忽相逢,触动欢喜缘。
光阴信可惜,征袂何翩翩。
叱胥掩簿领,来同妙峰禅。
剌剌道家世,客泪如迸泉。
玉堂与黄閤,衣钵亲相传。
游宦非为贫,不敢替所先。
老师虽宴坐,至情岂唐捐。
此会非偶尔,绝倒秋风前。
手持诗卷来,谓予得无言。
晓以天性语,人生要有原。
嗟哉伪日薄,萁豆本同根。
一旦成仇敌,釜中急相煎。
宁知有佳人,芳草梦阿连。
相见无几时,瞥如鱼跃渊。
固知出世法,惜别讵不然。
又当作大观,勿为爱网牵。
千山元不隔,毋庸对床眠。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楼钥的作品《赠光孝益老》,诗人通过对光孝益老出家修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性本质和世间变迁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鸿雁行列,象征着益老的出尘之志,强调天性不易改变。光孝的清修生活,如同玄蝉洁身自好,仅凭一钵度日,其心志坚定,不为外界诱惑所动。
诗人感叹时光易逝,与益老重逢的喜悦中也夹杂着对分别的惋惜。他们一同参禅,忆及家族道家传统,不禁感慨万分。尽管游宦并非出于贫困,但诗人仍坚守初衷,不忘师恩。益老虽然静坐修行,但情感深沉,不会轻视世俗之情。
诗中借“伪日薄”和“萁豆本同根”的比喻,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冲突,警示人们不应忘记本源亲情,即使曾经亲近的人也可能变为仇敌。然而,诗人也提醒益老,即使面临离别,也要珍惜相聚时光,不必过于执着于世俗的爱情。
最后,诗人鼓励益老看透世间万物,明白千山万水并不隔阂,不必过于忧虑分离,表达了对友情和佛法的理解。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楼钥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