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铜龙咽漏迟,欢娘偏唱恼公诗
出处:《杂纪》
清 · 孙原湘
归去铜龙咽漏迟,欢娘偏唱恼公诗。
盛名早慕罗昭谏,狂态宁嗤杜牧之。
竹叶翻时鸾独宿,桐花落处凤相思。
鄂君绣被香熏久,心悦夫君却未知。
盛名早慕罗昭谏,狂态宁嗤杜牧之。
竹叶翻时鸾独宿,桐花落处凤相思。
鄂君绣被香熏久,心悦夫君却未知。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原湘的《杂纪(其四)》描绘了一幅文人雅趣的画面。首句“归去铜龙咽漏迟”以铜龙滴漏声的缓慢消逝,暗示夜深人静,诗人归家的情境。"欢娘偏唱恼公诗"则写出女子为他演唱诗句,可能是为了逗引或挑逗,让诗人感到既欢喜又烦恼。
接下来的两句,“盛名早慕罗昭谏,狂态宁嗤杜牧之”,诗人自比为罗昭谏,借其直言敢谏的名声,表达自己的高洁志向;同时又以杜牧之的狂放不羁自嘲,流露出一种潇洒的个性。"竹叶翻时鸾独宿,桐花落处凤相思"通过自然景象寓言,竹叶翻动象征孤独,而凤鸟对桐花的相思则寄托了诗人对情感的渴望和期待。
最后两句“鄂君绣被香熏久,心悦夫君却未知”,诗人借用鄂君绣被的典故,表达对某位女子深深的爱意,然而对方可能并未察觉到他的心意,增添了淡淡的哀愁和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细腻,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和对情感微妙处理的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