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曲讴吟外,宾僚怅望中
出处:《哭大中丞滕公八首》
明 · 胡应麟
渐觉三台近,俄惊八座空。
高牙悬落日,大旆飒悲风。
部曲讴吟外,宾僚怅望中。
佳城犹郁郁,谁为问滕公。
高牙悬落日,大旆飒悲风。
部曲讴吟外,宾僚怅望中。
佳城犹郁郁,谁为问滕公。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哭大中丞滕公八首》中的第四首,表达对已故大中丞滕公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渐觉三台近”,以“三台”比喻朝廷高位,暗示滕公地位之显赫,表达了诗人对滕公逐渐接近权力中心的感慨。接着,“俄惊八座空”一句,突转情感,以“八座”指代众多官员,形象地描绘出滕公去世后,周围一片空寂的场景,流露出对滕公离世的震惊与哀痛。
“高牙悬落日,大旆飒悲风”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将滕公的形象与自然景象相结合,通过“高牙”(古代官吏出行时的仪仗)与“大旆”(官服上的大旗)的描写,展现滕公生前的威严与荣耀;而“悬落日”与“飒悲风”的景象,则寓示着滕公的逝去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凄凉与哀伤。
“部曲讴吟外,宾僚怅望中”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滕公的怀念之情。这里“部曲”指的是滕公的随从或下属,“宾僚”则是宾客与同僚,通过他们“讴吟”(歌唱)与“怅望”(怅然凝望),表达了对滕公的深切怀念与不舍。
最后,“佳城犹郁郁,谁为问滕公”两句,以“佳城”(墓地)的景致来反衬滕公虽已长眠,但其影响与记忆依然鲜活,如同墓地周围的景色一样郁郁葱葱。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谁为问滕公?”既是对滕公在天之灵的关怀,也是对历史与人物命运的深思,蕴含着对滕公功绩与人格的敬仰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滕公生前形象的描绘和逝世后环境的渲染,以及对滕公影响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滕公的深切哀悼与缅怀,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