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僧应胜我,可惜堕禅林
出处:《次韵酬吴僧一山行魁》
宋末元初 · 方回
为僧应胜我,可惜堕禅林。
铸错剪须发,书痴雕肺心。
闻名梅止渴,晤语旱逢霖。
一句诗传世,猿边几夜吟。
铸错剪须发,书痴雕肺心。
闻名梅止渴,晤语旱逢霖。
一句诗传世,猿边几夜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僧:出家人,指和尚。堕:沉迷,陷入。
禅林:佛教寺庙,这里指佛门。
铸错:做出错误的选择或决定。
剪须发:指剃度出家,改变形象。
书痴:极度爱好读书的人。
雕肺心:形容对佛法深入骨髓的追求。
梅止渴:典故,比喻清高或美好的事物能给人安慰。
晤语:交谈,会面。
旱逢霖:比喻难得的恩惠或好运。
一句诗:指代某句流传千古的诗句。
猿边:猿猴出没的地方,可能暗示孤独或自然环境。
几夜吟:连续几个夜晚的吟诵。
翻译
出家做和尚应当比我强,可惜却沉溺于佛门之中。剃度出家铸下大错,痴迷于佛法甚至刻骨铭心。
听说梅花能止渴,交谈如同久旱逢甘霖。
一句诗流传世间,我在猿猴声中夜夜吟咏。
鉴赏
诗人以应胜为主题,表达了对其堕落于禅林的可惜。"铸错剪须发,书痴雕肺心"这两句描绘了僧人的形象,通过对他们外在仪式和内在精神状态的刻画,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下来的"闻名梅止渴,晤语旱逢霖"则是以自然景物比喻人生境遇,或许暗示僧人的修行历程。"一句诗传世,猿边几夜吟"表达了诗人对流传千古的诗句的向往,以及在寂寞中长久吟咏的孤独与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僧人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折射出诗人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渴望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