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恰值暮春初,昼漏微长小雨馀
宋 · 陆游
我来恰值暮春初,昼漏微长小雨馀。
苔蚀秦碑亡旧刻,龙归禹穴护遗书。
燕巢已垒泥犹湿,花片虽残叶尚疏。
到处不妨俱可乐,诗人为底爱吾庐。
苔蚀秦碑亡旧刻,龙归禹穴护遗书。
燕巢已垒泥犹湿,花片虽残叶尚疏。
到处不妨俱可乐,诗人为底爱吾庐。
注释
我:指代诗人自己。值:正值。
暮春:春季末期。
初:开始。
昼漏:日晷或古代计时器。
微长:稍微延长。
小雨:细雨。
苔蚀:青苔侵蚀。
秦碑:秦朝的石碑。
亡旧刻:模糊不清的旧刻字。
龙归:比喻珍贵文献的保护。
禹穴:大禹治水后留下的遗迹,象征历史深处。
遗书:遗留的古籍。
燕巢:燕子的窝。
已垒:已经筑好。
泥犹湿:泥土还湿润。
花片:花瓣。
残:凋零。
叶尚疏:树叶稀疏。
到处:处处。
不妨:无妨,不必担心。
俱可乐:都可以找到快乐。
诗人:指代诗人自己。
为底:为何。
爱吾庐:喜爱我的小屋。
翻译
我来到这里正值暮春之初,白天的滴漏刚刚过了一点时间,小雨过后留有余韵。青苔侵蚀了古老的秦朝石碑,上面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仿佛龙归入禹穴守护着那些遗留的古籍。
燕子的新巢已经筑好,但泥土还未干透;花朵虽然凋零,树叶却依然稀疏。
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乐趣,诗人啊,你为何独爱我的小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八首》中的第五首。诗人以春天傍晚为背景,描绘了他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我来恰值暮春初,昼漏微长小雨馀",写出了诗人抵达目的地时,正值春天刚开始消逝,白日渐长,细雨过后空气清新。接下来的"苔蚀秦碑亡旧刻,龙归禹穴护遗书",通过秦碑被苔藓侵蚀和龙归禹穴的典故,寓言历史遗迹的沧桑与文化传承。
"燕巢已垒泥犹湿,花片虽残叶尚疏",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燕子忙着筑巢,花瓣虽落,但树叶仍稀疏,展现出生机与衰败并存的景象。最后两句"到处不妨俱可乐,诗人为底爱吾庐",表达了诗人认为无论何处都有其乐趣,而他偏爱自己的居所,可能是因为这里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融入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体现了陆游诗歌中常见的家国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