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予朔都,非子孰念
显允明德,实邦之基。
先后陟恪,子配于兹。
遵彼玉堂,受言遘之。
中原有轨,世鲜克蹈。
先民有怀,子探其妙。
心犹水鉴,函景内照。
名若振炎,摅光外耀。
相彼水鉴,民胥攸临。
矧曰明德,人谁弗钦。
写我采颐,即尔澄心。
义隆自古,好邈在今。
大人有作,兴云自天。
之子于升,亦跃于渊。
景曳清霄,响发鸣弦。
义问弘集,淑风载鲜。
企予朔都,非子孰念。
岂无弱翰,才不克赡。
惠音聿来,琼华玉艳。
无德不报,念辞惟忝。
鉴赏
这首诗是陆云在魏晋时期创作的,名为《答大将军祭酒顾令文寺》。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明德和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惟林有鸾,惟渊有螭”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这里的“鸾”和“螭”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高洁和深邃。
“显允明德,实邦之基”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国之根本。紧接着,“先后陟恪,子配于兹”表达了对前人功绩的尊崇,以及自身所处时代的自豪。
诗中多次使用“遵”字,如“遵彼玉堂”,意味着继承和遵循,显示出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敬重之情。同时,“受言遘之”则透露出作者在接受传统文化时的谦逊态度。
“中原有轨,世鲜克蹈”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珍视和难以企及的情感。“先民有怀,子探其妙”则是作者对于前人智慧的探求和发扬光大。
在“心犹水鉴,函景内照”中,作者将自己的心性比喻为清澈如镜的水面,反映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邃。接着,“名若振炎,摅光外耀”则是对个人声誉和影响力的肯定。
“相彼水鉴,民胥攸临”表达了作者对于民众所仰望的清明之镜的期许。而“矧曰明德,人谁弗钦”则是对明德品质的普遍赞扬。
在后半部分,“写我采颐, 即尔澄心”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义隆自古,好邈在今”则是在强调道德观念自古以来即被看重,并且这种美好的品质至今仍然值得追求。
“大人有作,兴云自天。之子于升,亦跃于渊”两句描绘了作者对于高尚人格和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而“景曳清霄,响发鸣弦”则是对美好场景和音乐的赞美。
接下来的“义问弘集,淑风载鲜”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传承的探求,以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新生的愿望。紧接着,“企予朔都,非子孰念”则是对个人对于历史知识和文化遗产的渴望。
“岂无弱翰,才不克赡”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文学才能的自信。而“惠音聿来,琼华玉艳”则描绘了一种美好的音乐场景,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赏。
最后,“无德不报,念辞惟忝”表达了作者对于恩德回报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待人接物时的真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