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天阙不正市曹诛,半夜盗儿偷首骨全文

天阙不正市曹诛,半夜盗儿偷首骨

出处:《五父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灵武储君奋潜邸,飞龙小儿乘势起。
大权世袭脱靴翁,从此门生视天子。
李五父,黄门郎,中书狡计死张后,西内禁兵移上皇。
李五父,唐之悖。
天阙不正市曹诛,半夜盗儿偷首骨
呜呼,门生不忍丑,尸磔赐葬隆恩酬定策。

拼音版原文

língchǔjūnfènqiánfēilóngxiǎoérchéngshì

quánshìtuōxuēwēngcóngménshēngshìtiān

huángménlángzhōngshūjiǎozhānghòu西nèijìnbīngshànghuáng

tángzhībèi

tiānquēzhèngshìcáozhūbàndàoértōushǒu

ménshēngrěnchǒushīzhézànglóngēnchóudìng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五父》,主要描述了唐朝历史上的一段动荡时期。诗中的“灵武储君”暗指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情景,“飞龙小儿”可能指的是借助权力崛起的人物,如安史之乱后的郭子仪或李辅国。"脱靴翁"指的是李辅国,他因世袭大权而飞扬跋扈,门生视天子,暗示了权力的失衡。

接下来,诗中提到“李五父,黄门郎”,可能是对李辅国的进一步称呼,他与张后的关系复杂,导致中书省阴谋策划,最终迫使唐玄宗(上皇)被迫离开皇宫。“西内禁兵移上皇”描绘了这场宫廷政变的紧张场景。

最后,诗中以“天阙不正市曹诛”表达对李辅国专权的批判,他因罪被杀,甚至半夜被盗贼窃取头骨,显示出其结局的凄惨。诗人感叹“门生不忍丑”,表达了对这段历史的哀怜,同时也提及“尸磔赐葬隆恩酬定策”,意指尽管结局悲惨,但李辅国曾有定策之功,死后仍得到一定的恩典。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揭示了唐朝宫廷斗争的残酷与复杂,以及权力更迭带来的社会动荡。杨维桢的笔触犀利,对历史人物的刻画生动有力。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