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夷风变,衣冠汉制新
出处:《送金卿归新罗》
唐 · 陶翰
奉义朝中国,殊恩及远臣。
乡心遥渡海,客路再经春。
落日谁同望,孤舟独可亲。
拂波衔木鸟,偶宿泣珠人。
礼乐夷风变,衣冠汉制新。
青云已干吕,知汝重来宾。
乡心遥渡海,客路再经春。
落日谁同望,孤舟独可亲。
拂波衔木鸟,偶宿泣珠人。
礼乐夷风变,衣冠汉制新。
青云已干吕,知汝重来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奉义:奉命出使。殊恩:特别的恩惠。
夷风:异族风俗。
衣冠:服饰。
干吕:比喻仕途显达。
翻译
我奉命出使到中原之地,特别的恩惠延伸到远方的臣子。思乡之情穿越大海,旅途再次经过春天。
夕阳下,谁与我一同眺望,孤独的小船只身亲近。
水波中掠过叼着树枝的鸟儿,偶尔栖息的是哭泣的珍珠人。
礼仪风俗已经发生了变化,服饰制度融入了汉人的新风尚。
青云直上已成过去,我知道你又将重访此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的士人对故乡和亲朋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的“奉义朝中国,殊恩及远臣”表明了诗人对于国家和君王的忠诚与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的臣子们的关怀。接着,“乡心遥渡海,客路再经春”则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跨越大海,又一次踏上异乡之路的孤独和无奈。
在“落日谁同望,孤舟独可亲”中,诗人面对着夕阳下的孤独小船,只能与它为伴,这种景象强化了诗人的寂寞感。随后,“拂波衔木鸟,偶宿泣珠人”则通过水中的浮叶和树梢间的鸟儿,以及夜晚中偶然停靠时流下的泪珠,来形容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哀伤。
“礼乐夷风变,衣冠汉制新”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异乡文化与自家传统之间差异的感受,以及对自己民族服饰和礼仪的坚守。最后,“青云已干吕,知汝重来宾”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再次到来的期待和欣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位远行者在异乡的孤独、思念以及对于故土文化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