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蹴蹋洪涛溅飞沫,紫澜迅激浮惊霜全文

蹴蹋洪涛溅飞沫,紫澜迅激浮惊霜

出处:《噶玛兰北关
清 · 孙尔准
山头乱石金华羊,下饮大澥波茫茫。
蹴蹋洪涛溅飞沫,紫澜迅激浮惊霜
北关拔起通一线,訇然石扇森开张。
天开地辟绝人迹,胡烦设险劳堤防。
我皇德远暨日出,坐变斥卤为耕桑。
乃知天意早有在,阳施阴设成岩疆。
我来叱驭行过此,戍卒环列排藟枪。
关中沃野七千甲,南东其亩棻铺穰。
茆茨土舍鸡犬静,疑从上古窥洪荒。
鴃舌侏?费重译,见人狂顾如惊獐。
地无可欲视听寂,安得习染生痴狂。
无怀葛天在人世,桃源之说非荒唐。
鳀壑东瞻寒礁石,鸡笼西顾连崇冈。
瞿唐剑阁身未到,鄳阨视此谁低昂。
援毫思欲勒铭去,愧无笔力追孟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噶玛兰北关的壮丽景色与历史变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

首句“山头乱石金华羊”,以“乱石”、“金华羊”描绘山势的崎岖与岩石的华美,展现出北关地形的独特风貌。接着“下饮大澥波茫茫”,通过“大澥波”描绘出广阔无垠的海面,与山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一幅壮阔的自然画卷。

“蹴蹋洪涛溅飞沫,紫澜迅激浮惊霜”两句,运用动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海浪拍打岩石时的壮观景象,以及海水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紫色波光,仿佛浮着惊霜,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神秘的氛围。

“北关拔起通一线,訇然石扇森开张”描绘了北关的雄伟气势,如同石门般开合,象征着自然与人类力量的结合。接下来“天开地辟绝人迹,胡烦设险劳堤防”则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暗示了北关作为屏障的历史作用。

“我皇德远暨日出,坐变斥卤为耕桑”赞扬了君主的英明决策,将荒芜之地变为繁荣的田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乃知天意早有在,阳施阴设成岩疆”进一步阐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我来叱驭行过此,戍卒环列排藟枪”描述了诗人的亲临现场,感受到北关的军事防御设施,以及戍守士兵的威严。

“关中沃野七千甲,南东其亩棻铺穰”描绘了北关周边的肥沃土地和丰收景象,展现了农业文明的繁荣。

“茆茨土舍鸡犬静,疑从上古窥洪荒”通过“茆茨土舍”的宁静生活场景,让人联想到远古时期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与思考。

“鴃舌侏?费重译,见人狂顾如惊獐”描绘了当地居民的语言与文化特点,以及他们对外来者的反应,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的挑战。

“地无可欲视听寂,安得习染生痴狂”表达了对纯净自然环境的向往,以及对文明社会可能带来的复杂情感的反思。

“无怀葛天在人世,桃源之说非荒唐”引用古代传说,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鳀壑东瞻寒礁石,鸡笼西顾连崇冈”描绘了北关周围的地理环境,展示了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瞿唐剑阁身未到,鄳阨视此谁低昂”通过对比瞿唐剑阁等著名险要之地,突出了北关的独特地位。

最后,“援毫思欲勒铭去,愧无笔力追孟阳”表达了诗人想要记录下北关的壮丽与历史,但自谦笔力不足,表达了对伟大文人孟阳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北关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变迁,还蕴含了对自然、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