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自非红鸾之舌为尔绳,安得三三贯成串全文

自非红鸾之舌为尔绳,安得三三贯成串

出处:《红牙板歌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百花楼前倡乐作,长鼻弯弯舞金络。
生怜为齿焚雄躯,枯魄应节如何虞。
良工削出红冰片,脱木生前岂容见。
自非红鸾之舌为尔绳,安得三三贯成串
三郎耳聪穿月胁,强欲黄番谱关摺。
十三红儿舞鹧鸪,轻莲蹋节随疾徐。
为君重制清平曲,节奏八风调玉烛。

拼音版原文

bǎihuālóuqiánchàngzuòchángwānwānjīnluò

shēngliánwèi齿chǐfénxióngyìngjié
liánggōngxiāochūhóngbīngpiàntuōshēngqiánróngjiàn
fēihóngluánzhīshéwèiěrshéngānsānsānguànchéngchuàn
sānlángěrcōng穿chuānyuèxiéqiánghuángfānguānzhé

shísānhóngérzhèqīngliánjiésuí

wèijūnzhòngzhìqīngpíngjiézòufēngtiáozh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繁华的场景,发生在百花楼前,音乐歌舞正盛。主角是一头长鼻弯弯的动物,可能是马或象,它为了取悦众人,甘愿燃烧生命,其牺牲精神令人怜惜。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形容其美,如“良工削出红冰片”,形象地刻画了它的美丽和珍贵。

然而,这美丽的生灵在生前恐怕难以被人欣赏到,除非有红鸾(神话中的神鸟)的舌头来作为装饰。这里的“三三贯成串”可能象征着排列有序,或是某种仪式中的装饰。诗人提到“三郎”耳聪,暗示这是一个听觉敏锐的人物,他试图将这种舞蹈编入黄番(可能指外来文化)的曲目中,增加了异域风情。

“十三红儿舞鹧鸪”描绘了一群女子轻盈地跳动,如同鹧鸪鸟般灵活,随着音乐节奏轻快或缓慢。她们为君(可能是指那位三郎)创作了一首清平曲,音乐旋律与自然的八风和谐,烛光映照下更显优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繁华的市井生活和多元的文化交融,同时也流露出对美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