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晚陪公画桥路,共看天远夕阳多
出处:《送平江守蒋宣卿奉祠归宜兴》
宋 · 仲并
二年环堵赖馀波,相和儿童襦裤歌。
还复攀辕逢此日,敢忘推毂意如何。
十行行矣重徵霸,三径归欤暂景坡。
旦晚陪公画桥路,共看天远夕阳多。
还复攀辕逢此日,敢忘推毂意如何。
十行行矣重徵霸,三径归欤暂景坡。
旦晚陪公画桥路,共看天远夕阳多。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环堵:简陋的居所。馀波:比喻遗留的恩惠或影响力。
攀辕:拉车时手扶车辕,比喻努力工作。
推毂:比喻帮助、支持他人。
十行:形容行程遥远。
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表示回归简朴生活。
景坡:风景优美的山坡。
旦晚:早晚,指日常时间。
画桥:装饰华丽的桥梁。
夕阳多:夕阳美景丰富,寓意美好的时光。
翻译
在这两年里,我们的生活依靠着余波的恩惠,孩子们唱着衣裳的歌谣相和。今天又再次登上车辕,怎能忘记推车助力的情谊呢?
我们已经走过了许多路程,现在重振霸业,暂时回到简朴的生活,就像在山坡上欣赏风景。
早晚间,我会陪伴您漫步在画桥路上,共同欣赏天边那无尽的夕阳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开篇“二年环堵赖馀波,相和儿童襦裤歌”两句,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描述,以及孩子们在水边嬉戏唱歌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紧接着,“还复攀辕逢此日,敢忘推毂意如何”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别离时内心的不舍和牵挂。
“十行行矣重徵霸,三径归欤暂景坡”两句中,“十行”可能指的是送别之路,或者是某种重复的行为;“三径”则通常指归隐之路,这里诗人通过对道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旦晚陪公画桥路,共看天远夕阳多”两句,则是诗人与友人共同体验自然美景的情景。这里的“画桥路”可能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形容道路的曲折和优美;而“共看天远夕阳多”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于未来无限宽广视野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