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忽悟春已深,鸣禽飞相及全文

忽悟春已深,鸣禽飞相及

出处:《雨晴徐步
宋 · 陈与义
百年几晴朝,徐步山径湿。
忽悟春已深,鸣禽飞相及
雪消众绿净,雾罢群峰立。
涧边千嵁岩,今日何复集。

拼音版原文

bǎiniánqíngcháoshānjìng湿shī

chūnshēnmíngqínfēixiāng

xuěxiāozhòng绿jìngqúnfēng

jiànbiānqiānkānyánjīn

注释

百年:一生。
晴朝:晴朗的早晨。
徐步:慢慢走。
山径:山路。
忽悟:忽然明白。
春已深:春天已经很深。
鸣禽:鸣叫的鸟儿。
飞相及:飞翔相互追逐。
雪消:雪融化。
众绿净:万物清新。
雾罢:雾散去。
群峰立:群山峻岭显现。
涧边:山涧边。
嵁岩:岩石。
今日:今天。
何复集:为何又聚集。

翻译

一生中能有几个晴朗的早晨,我慢慢走在湿润的山路上。
忽然间明白春天已经很深了,鸟儿们飞翔相互追逐。
雪融化后,万物都显得格外清新,雾散去后,群山峻岭显现出来。
山涧边的岩石千姿百态,今天它们为何又聚集在一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雨晴徐步》,描绘了诗人雨后初晴时漫步山间的所见所感。首句"百年几晴朝"表达了对晴朗天气的珍视,暗示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美好时刻有着敏锐的感知。接着的"徐步山径湿",通过"徐步"和"湿",描绘出雨后山路的清新湿润,让人感受到诗人悠闲而惬意的步态。

"忽悟春已深",诗人意识到春天已经深入,这不仅是季节的转换,也是内心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鸣禽飞相及"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鸟儿的鸣叫与飞翔,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雪消众绿净,雾罢群峰立",这两句写景如画,雪已融化,万物复苏,绿色显得格外鲜明,雾气散去后,山峰清晰可见,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最后的"涧边千嵁岩,今日何复集",诗人以疑问收尾,感叹涧边的岩石为何会在今日聚集,可能暗含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也可能是对眼前美景的惊奇和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