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山青尚浅,晓山如黛染
出处:《晓望海山》
宋 · 陆游
暮山青尚浅,晓山如黛染。
开窗望海山,天清雾方敛。
向来六月中,黑云齐如截。
苍龙下曳尾,卷雨洒炎热。
造物信老手,忽作万里秋。
刻削此孤峭,巉然消客愁。
岂无一布帆,寄我浩荡意。
会当驾长风,清啸遗世事。
开窗望海山,天清雾方敛。
向来六月中,黑云齐如截。
苍龙下曳尾,卷雨洒炎热。
造物信老手,忽作万里秋。
刻削此孤峭,巉然消客愁。
岂无一布帆,寄我浩荡意。
会当驾长风,清啸遗世事。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傍晚的山色还很淡,清晨的山峦像黛色画卷。打开窗户远眺海上的山峦,天空清澈,雾气开始消散。
一直以来,六月的天空乌云密布,整齐如割。
苍龙般的云彩拖着长长的尾巴,卷起雨水,驱散炎热。
大自然仿佛是一位熟练的老手,忽然间展现出万里秋色。
这孤峭的景色被精心雕琢,让游子的忧愁顿时消散。
难道没有一片帆船,能承载我辽阔的心意?
我将乘风破浪,只留下清啸,抛却世间纷扰。
注释
暮山:傍晚的山。尚浅:还很淡。
晓山:清晨的山峦。
如黛染:像黛色画卷。
天清:天空清澈。
雾方敛:雾气开始消散。
黑云齐如截:乌云密布,整齐如割。
苍龙下曳尾:云彩像苍龙拖尾。
卷雨:卷起雨水。
造物:大自然。
老手:熟练的手法。
孤峭:孤高峻峭。
消客愁:消除游子的忧愁。
一布帆:一片帆船。
浩荡意:辽阔的心意。
会当:定要。
驾长风:乘风破浪。
清啸:清脆的啸声。
遗世事:抛却世间纷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晨海边山景的清新与壮丽,以及诗人的情感变化。首句“暮山青尚浅,晓山如黛染”以对比手法,展现出晓山颜色的深浅变化,如同女子黛眉轻染,富有诗意。接着,“开窗望海山,天清雾方敛”,诗人打开窗户,欣赏到海山在清晨薄雾中的朦胧美,空气清新,雾气渐散。
进入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夏日雷雨的景象:“向来六月中,黑云齐如截。苍龙下曳尾,卷雨洒炎热。”这里运用了龙的形象,比喻乌云翻滚,仿佛巨龙翻腾,带来了一场及时的雨水,为炎热的夏季带来清凉。
然而,雨过天晴,诗人感慨大自然的神奇:“造物信老手,忽作万里秋。”他赞叹自然之工,说这突如其来的秋意仿佛是造物主的老练手法。接下来,“刻削此孤峭,巉然消客愁”表达了山势的峻峭和诗人内心的舒畅,似乎连孤峭的山峰也帮助消解了他的旅途疲惫和忧愁。
最后两句“岂无一布帆,寄我浩荡意。会当驾长风,清啸遗世事”则透露出诗人想要乘风破浪、超脱世俗的心志,表达出一种豪迈的胸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晓望海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面对生活起伏时的豁达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