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守臣系安危,川决必有防全文

守臣系安危,川决必有防

出处:《当新安吏
清 · 陶澄
我生遘末造,天戒犹未央。
连延三辅地,十岁九旱蝗。
害气致晦蒙,妖星为欃枪。
有时雨如血,疵疠见伯强。
中原复凶饥,行者心尽伤。
城郭渐芜塞,弱肉争豺狼。
边境士易骄,脱巾呼癸庚。
丝管敛且尽,国计何苍黄。
守臣系安危,川决必有防
涓涓不能遏,泛滥日以长。
蛾贼关西来,纵横入畿疆。
诏纸下六郡,大义诚激昂。
我亦良家子,戴履共一王。
闻诏即自誓,肯复依旧乡。
雄剑久挂壁,拂拭生辉光。
持此报恩去,存殁惟沙场。

鉴赏

这首诗《当新安吏》由清代诗人陶澄所作,描绘了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场景,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与忧虑。

首句“我生遘末造,天戒犹未央”开篇即点明了时代背景,暗示社会正处于末世,天降的警示仍未停止,预示着一场大变局即将来临。接着,“连延三辅地,十岁九旱蝗”描述了连年干旱、蝗灾肆虐的情景,百姓生活困苦,土地荒芜。

“害气致晦蒙,妖星为欃枪”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社会环境的恶劣,灾害频发,天象异常,预示着人间的混乱与不安。随后,“有时雨如血,疵疠见伯强”形象地描绘了暴雨如血,疾病横行的景象,加剧了民众的苦难。

“中原复凶饥,行者心尽伤”揭示了战争与自然灾害双重打击下,中原地区再次陷入饥荒,行路之人无不心痛。接下来,“城郭渐芜塞,弱肉争豺狼”描绘了城市逐渐荒废,弱者被强者吞噬的残酷现实。

“边境士易骄,脱巾呼癸庚”指出边疆士兵因长期驻守而滋生骄横之气,甚至公然侮辱上级。紧接着,“丝管敛且尽,国计何苍黄”表达了音乐艺术的衰败,象征国家治理的困境与混乱。

“守臣系安危,川决必有防”强调了官员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性,比喻洪水决堤前必须做好防范。然而,“涓涓不能遏,泛滥日以长”指出小问题未能及时解决,导致问题日益严重,无法控制。

“蛾贼关西来,纵横入畿疆”描述了外敌入侵,战火蔓延至京城周边地区。面对危机,“诏纸下六郡,大义诚激昂”朝廷下达征兵令,号召全国上下共同抵抗外敌。

最后,“我亦良家子,戴履共一王”表明诗人作为普通百姓,愿意与君王同舟共济,共赴国难。“闻诏即自誓,肯复依旧乡”表达了诗人响应号召,决心离开家乡,投身战场的决心。“雄剑久挂壁,拂拭生辉光”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英雄情怀,准备随时出鞘,为国效力。“持此报恩去,存殁惟沙场”则表达了诗人无论生死,都将为国家和人民战斗到底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深刻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人民的苦难和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勇于担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