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渐知光景异,锦都回首尽愁吟
出处:《西县作》
唐 · 薛能
三年西蜀去如沈,西县西来出万岑。
树石向闻清汉浪,水风初见绿萍阴。
平郊不爱行增气,好井无疑漱入心。
从此渐知光景异,锦都回首尽愁吟。
树石向闻清汉浪,水风初见绿萍阴。
平郊不爱行增气,好井无疑漱入心。
从此渐知光景异,锦都回首尽愁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沈:比喻消失或沉寂。万岑:形容众多的山岭。
清汉浪:指清澈的汉江波浪。
绿萍阴:绿色浮萍下的阴凉处。
平郊:广阔的郊野。
好井:水质优良的井。
光景异:景色变化,与以前不同。
锦都:对成都的美称,因织锦业发达而得名。
愁吟:充满忧郁的诗歌。
翻译
三年前离开西蜀如同沉没,从西县出发,眼前展现万座山岭。沿途树木石头似乎听见了清澈的汉江波浪声,初遇水风,只见绿色浮萍下的阴凉。
在广阔的郊野漫步,心情更加舒畅,甘甜的井水无疑让人心旷神怡。
从此逐渐感受到景色与以往不同,回望锦官城,满心都是忧郁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西行至蜀地的景象和心境。开篇“三年西蜀去如沈,西县西来出万岑”两句,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蜀道艰难的感受及所见之壮观。
接着,“树石向闻清汉浪,水风初见绿萍阴”两句,则是从听觉和视觉上细腻地描绘出自然景色的同时,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
“平郊不爱行增气,好井无疑漱入心”两句,表明诗人对于普通而安逸的生活有着向往之情,但并非是为了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出于内心的向往和满足。
最后,“从此渐知光景异,锦都回首尽愁吟”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蜀地风光的深刻体会,以及面对美丽而又带有哀伤的过去时光,产生了无尽的感慨和吟咏。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