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闻长松折,声若裂巨石
出处:《乌龙雪》
宋 · 陆游
乌龙如真龙,妥尾卧江碛。
时时登楼望,爪尾略可识。
今朝事大异,千嶂忽如失。
遥知重云外,已有雪数尺。
颇念采薇人,清坐焉得食。
裹饭欲问之,矫首空峭壁。
念昔故山时,僵卧风雪夕。
静闻长松折,声若裂巨石。
天晴视岩涧,鸟兽死如积。
清梦不可寻,抚楯三太息。
时时登楼望,爪尾略可识。
今朝事大异,千嶂忽如失。
遥知重云外,已有雪数尺。
颇念采薇人,清坐焉得食。
裹饭欲问之,矫首空峭壁。
念昔故山时,僵卧风雪夕。
静闻长松折,声若裂巨石。
天晴视岩涧,鸟兽死如积。
清梦不可寻,抚楯三太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乌龙:古代传说中的神龙。妥尾:安静地躺下。
江碛:江中的沙洲。
千嶂:许多连绵的山峰。
重云:浓厚的云层。
采薇人:指隐居山野的人。
峭壁:陡峭的崖壁。
僵卧:冻僵躺着。
长松:高大的松树。
楯:栏杆或盾牌。
太息:深深的叹息。
翻译
乌龙像真龙,安静地躺在江中的沙洲。我时常登上楼台眺望,只能隐约辨认出它的爪尾。
今日的情景大不相同,连绵的山峰忽然消失不见。
我知道在那重重云层之外,已有几尺厚的积雪。
我深深挂念着采薇的人,他们如何在清冷中觅食。
想给他们送饭,抬头却只见峭壁高耸。
回想起往昔在故乡山中,夜晚冻僵在风雪之中。
静静聆听,仿佛听见长松被折断的声音,如同巨石破裂。
天气放晴后,我望着岩石间的溪涧,鸟兽尸体堆积如山。
过去的梦境再也找寻不到,抚摸栏杆,心中充满叹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景象,以乌龙(可能是指一种龙形的山峰)为引子,展现了自然界的严寒与变化。乌龙像真龙般卧于江边沙洲,诗人时常登楼远眺,对它的形态略有所知。然而,今日乌龙周围的山峦突然失去了往日的轮廓,暗示着大雪覆盖,使得景色大异于平时。
诗人遥想远方云层之外,积雪已深,不禁联想到隐居山野的人们,他们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清贫度日,采薇为食。诗人想要前往探问,却只能抬头望见陡峭的崖壁,无法接近。回忆起往昔在故乡山中,他曾经历风雪交加的夜晚,听见风吹松枝断裂的声音,如同巨石破裂,令人震撼。
天气晴朗时,他凝视岩涧,见到鸟兽因严寒而死亡,堆积如山,这情景让他的梦境变得遥远,只能黯然神伤,三次叹息。整首诗通过乌龙和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山中人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