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韵飕飗远更清,苍髯瘦甲耸亭亭
出处:《分韵赋古松得青字》
宋 · 刘子翚
风韵飕飗远更清,苍髯瘦甲耸亭亭。
连根欲斗岩峦力,一盖常涵雨露青。
曾映月明留鹤宿,近经雷霹带龙腥。
衰残愧我无仙骨,愿采流膏慰暮龄。
连根欲斗岩峦力,一盖常涵雨露青。
曾映月明留鹤宿,近经雷霹带龙腥。
衰残愧我无仙骨,愿采流膏慰暮龄。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飕飗:形容风声或水流声清越。苍髯:形容胡须斑白。
岩峦力:山石的力量。
流膏:指树液,比喻滋养。
翻译
风的韵味更加清新悠长,胡须斑白的树干挺立如亭。树根深深扎根岩石,仿佛与山峦争斗力量,巨大的树冠常常饱含雨水,一片翠绿。
它曾照亮月色,让鹤在此过夜,近来又经历雷电,带着龙的气息。
我这衰弱之躯,惭愧没有仙人的骨气,只希望能汲取树液,以慰藉我老年的岁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松树,通过对其形态和精神特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风韵飕飗远更清"一句,设定了松树立于高远之处,它与风的交响显得格外清新脱俗。"苍髯瘦甲耸亭亭"则描绘出古松的形态,苍老、坚韧而又挺拔,如同亭台楼阁般雄伟。
"连根欲斗岩峦力"和"一盖常涵雨露青"两句,表达了松树与大自然的密切联系,它们深入地底,与山石相依,与天空共存,仿佛有着不可撼动的力量和永恒的生命力。
"曾映月明留鹤宿"和"近经雷霹带龙腥"两句,则让人感受到松树见证了岁月变迁,承载着历史的沉重与自然界的壮丽。它在明月下为鹤提供栖息之地,又在雷雨交加中展现出生生不息的气概。
最后两句"衰残愧我无仙骨,愿采流膏慰暮龄"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凡胎俗骨的自谦,同时也透露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生命真谛的追求。诗人希望能从这棵古松身上获得灵感,或是象征性的采集其精华,以慰藉自己的晚年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古松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生命力和超越凡尘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