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海上指欃枪,厝火还争说太平
出处:《丁巳年冬即事有感》
清 · 沈映钤
频年海上指欃枪,厝火还争说太平。
独倚赞皇娴远略,岂知安石误苍生。
拜章但乞神灵护,折屐谁驱草木兵。
一舸仓黄浮海去,奇谋至竟未分明。
独倚赞皇娴远略,岂知安石误苍生。
拜章但乞神灵护,折屐谁驱草木兵。
一舸仓黄浮海去,奇谋至竟未分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沈映钤的《丁巳年冬即事有感(其一)》表达了对时局动荡和政治决策失误的忧虑。首句“频年海上指欃枪”描绘了连年战乱如同指着天上的彗星,暗示着战事频繁和不安定。次句“厝火还争说太平”讽刺人们在战火中仍谈论和平,揭示出社会矛盾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独倚赞皇娴远略”暗指某位有远见但未被采纳的政治家,可能是以宋代宰相王安石自比,批评他虽有深谋远虑却未能避免国家的动荡。“岂知安石误苍生”直接点明对王安石政策导致民生困苦的质疑。
“拜章但乞神灵护”表达了对神明庇佑的祈求,反映出人们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而“折屐谁驱草木兵”则借典故暗示无人能有效指挥军队,对抗民间的反抗力量。
最后一句“一舸仓黄浮海去,奇谋至竟未分明”描绘了一艘匆忙逃离的船只,寓意着主人公或国家的命运不明朗,其深藏的奇谋也未能得到妥善执行。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和对政治决策者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