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至正逢吾代长,龙飞况直海波平
出处:《贱日酬索原先生》
明 · 陈一松
五十五年初度日,蹉跎双鬓愧浮生。
每缘餐素多惭积,忽念劬劳百感并。
阳至正逢吾代长,龙飞况直海波平。
修龄有梦从天锡,不向金丹问九成。
每缘餐素多惭积,忽念劬劳百感并。
阳至正逢吾代长,龙飞况直海波平。
修龄有梦从天锡,不向金丹问九成。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反思与自省。首句“五十五年初度日”点明了诗人的年龄,暗示着人生已过半程。接着,“蹉跎双鬓愧浮生”一句,诗人以双鬓的斑白和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对虚度光阴的自责与愧疚。
“每缘餐素多惭积,忽念劬劳百感并”两句,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因常食素食而感到惭愧,可能暗指对物质追求的反省;同时,想到辛勤劳作的过往,百感交集,既有对过去努力的肯定,也可能包含对未能更进一步的遗憾。
“阳至正逢吾代长,龙飞况直海波平”两句,诗人或许在借自然景象表达对未来的期许。阳至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正值自己年岁增长,预示着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即将开始;“龙飞”、“海波平”则可能寓指国家或个人事业的顺利发展,一片祥和。
最后,“修龄有梦从天锡,不向金丹问九成”表达了诗人对于长寿的渴望,但更倾向于通过内心的修为和道德的提升来实现,而非依赖外在的法术或药物。这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以及对传统道家思想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个人生命历程的深刻反思,也蕴含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我、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