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前会渺茫浑不记,远游萧索复相亲全文

前会渺茫浑不记,远游萧索复相亲

出处:《赠程瑰
宋 · 孔武仲
识尽公卿更食贫,苍髯瘦骨走京尘。
高谈亦与时多忤,屡中方知术有神。
前会渺茫浑不记,远游萧索复相亲
疑公别得壶中趣,回首人间二十春。

注释

识尽:经历过。
公卿:高级官员。
更:反而。
食贫:过着贫困的生活。
高谈:高谈阔论。
忤:违背。
术:学问或技巧。
神:非凡或深奥。
渺茫:模糊不清。
浑:完全。
不记:记不清楚。
远游:长途旅行。
萧索:孤寂。
亲:亲近。
壶中趣:道家所说的壶中天地,指超脱尘世的乐趣。
回首:回顾。
人间:尘世。
二十春:二十年。

翻译

见识过达官贵人后反而觉得贫困生活更可贵,满头白发、身形消瘦的他在京城风尘仆仆。
高谈阔论常常与世俗相悖,多次经历后才深知其中的智慧深不可测。
之前的聚会记忆模糊,遥远的旅行虽然孤寂却倍感亲切。
我怀疑你另有所得,那是在尘世之外的乐趣,回首过去,已有二十年光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经世事的学者形象,通过对其外貌和精神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一种生活态度。

“识尽公卿更食贫,苍髯瘦骨走京尘。” 这两句描写了一位饱经世事、身材消瘦的老者,他的胡须已然灰白,骨骼突出,但他依旧不懈地在京城的尘土中奔波。这里的“食贫”暗示了诗人对这位学者的同情和敬意,认为他的精神世界远比物质生活更为丰富。

“高谈亦与时多忤,屡中方知术有神。” 这两句表明这位老者虽然经常因为自己的高谈而与世俗观念发生冲突,但每当他沉浸于自己的学问之中时,人们才真正认识到他的学问中蕴含的神韵。这里的“屡中”和“术有神”都在强调这位学者超凡脱俗的境界。

“前会渺茫浑不记,远游萧索复相亲。”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这位老者的往昔交往,虽然早年聚首时光已然模糊,但如今在遥远的旅途中再次重逢,那份亲近之情依旧。

“疑公别得壶中趣,回首人间二十春。”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这位学者的赞叹。诗人怀疑这位老者是否在隐世的壶中世界找到了另一种乐趣,而当诗人回望自己人生二十年的历程时,不禁感慨万千。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学者的描写,展现了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理想。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于这种高洁生活态度的无限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