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齑盐厨,便谓酒肉梦
出处:《次牟朝佐见赠韵》
宋 · 李石
郡斋冷秋菰,饭客比僧供。
如何齑盐厨,便谓酒肉梦。
此间百战场,肥瘠较轻重。
霜花气未暖,冰澌砚含冻。
窗梅眩书灯,厌听晓角弄。
乡心竞节物,椒盘已可颂。
一堂元祐师,翠竹忍留凤。
取材有成约,浮海谁与从。
翻然著鞭先,逸足未易鞚。
他日仇池书,为记小有洞。
如何齑盐厨,便谓酒肉梦。
此间百战场,肥瘠较轻重。
霜花气未暖,冰澌砚含冻。
窗梅眩书灯,厌听晓角弄。
乡心竞节物,椒盘已可颂。
一堂元祐师,翠竹忍留凤。
取材有成约,浮海谁与从。
翻然著鞭先,逸足未易鞚。
他日仇池书,为记小有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郡斋:官署或私人住宅。冷秋菰:秋天的菰米,清冷的食物。
齑盐厨:简陋的厨房。
酒肉梦:奢华生活的幻想。
百战场:战争频繁的地方。
肥瘠:胜负、得失。
霜花:霜冻的花朵。
冰澌:冻结的水流。
砚含冻:砚台结冰。
窗梅:窗边的梅花。
晓角:清晨的号角。
乡心:思乡之情。
椒盘:节日的菜肴, 用花椒调味。
元祐师:元祐时期的学者。
翠竹:比喻高洁的人才。
凤:比喻杰出人才。
取材:获取材料。
浮海:出海远行。
谁与从:谁能同行。
翻然:忽然。
著鞭:振作。
逸足:超群的人才。
未易鞚:不易驾驭。
仇池书:书信中的回忆。
小有洞:地名, 可能有特殊意义。
翻译
郡斋在秋意中显得清冷,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同僧侣的斋食。厨房简陋如齑盐,却被人误认为是酒肉盛宴的幻象。
这里曾是无数战役之地,胜败之分显得格外明显。
寒霜还未消融,砚水结冰,写字都感到冰冷。
窗边梅花映照书灯,厌倦了清晨号角的嘈杂。
思乡之情随着季节更迭,节日的菜肴也值得赞美。
满堂都是元祐时期的学者,却难以留住像凤凰般的才俊。
获取材料有所约定,但谁能一同出海远行呢?
忽然振作,扬鞭奋发,但要超越他人并非易事。
将来在仇池的书信中,会记下这个名叫小有洞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开篇“郡斋冷秋菰,饭客比僧供”两句,通过对比官府和寺院的饮食来表达一种简朴而不失丰盛的生活态度。接着,“如何齑盐厨,便谓酒肉梦”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即便是简单的盐菜,也能视为奢侈的享乐。
“此间百战场,肥瘠较轻重”两句,则转向深刻,表达了对过去战争带来的创伤有着深切的理解和感受。而“霜花气未暖,冰澌砚含冻”则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种寒冷而又宁静的氛围。
“窗梅眩书灯,厌听晓角弄”两句,通过对窗前梅花和夜晚读书声以及早晨角抵声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生活情趣。而“乡心竞节物,椒盘已可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节令变换和家乡的深切思念。
最后,“一堂元祐师,翠竹忍留凤。取材有成约,浮海谁与从。翻然著鞭先,逸足未易鞚。他日仇池书,为记小有洞”几句,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进一步探讨和展现,其中包含了对于知识传承、个人修养以及未来出行的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环境、自然景物、历史感怀以及个人的内在情感等多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和个人理想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