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芍药初过兵,人生何必塞上行
马塍近在杭州陌,野人只向诗中识。
匀朱傅粉初窥墙,海棠为屋辛夷房。
千林春色已呈露,一株国艳犹閟藏。
多情荀令香透袖,俊游恐落都人后。
摇鞭深入红云乡,解衣旋贳黄縢酒。
淮南芍药初过兵,人生何必塞上行。
坠裀委壤各有命,肯学冻士鸣不平。
移家欲傍园翁住,手开芜地通蘋渚。
寻芳栩栩趁蝶飞,逐臭纷纷怜蚋聚。
君不见玄都吟笔妙燕许,诗人却遣世人怒。
君若拿舟独往时,我亦荷锄相随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隔:阻隔。棘荒:贫瘠荒凉。
姚魏:两种植物名,象征牡丹。
马塍:田间小路。
匀朱傅粉:比喻精心打扮。
国艳:形容牡丹的国色天香。
冻士:比喻遭遇困境的人。
园翁:老园丁。
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
诗人:指懂得欣赏的人。
拿舟:驾船。
翻译
洛阳的牡丹花虽美,却被万里之遥的距离阻隔,生长在贫瘠之地的姚魏也无法扶持起它们。马塍就在杭州的路边,只有在诗人的世界里,人们才了解它的存在。
牡丹花被精心打扮,只露出墙头,海棠和辛夷花环绕着它。
春天的色彩已在众多树林中展现,但这株国色天香的牡丹仍隐藏未现。
荀令的深情使得香气透出衣袖,怕的是游玩太晚,落在都市人之后。
挥鞭深入繁花盛开的地方,解开衣服,买来黄縢酒畅饮。
淮南的芍药刚度过战乱,人生何必一定要去边塞旅行。
命运使花朵落在地上,有的枯萎,有的腐烂,谁又会学那冻土般鸣叫抗争呢?
我想搬家靠近那位园翁,亲手开辟荒地,通往萍洲。
寻找芬芳,我如蝴蝶般翩翩起舞,追随臭味,怜惜聚集的蚊蚋。
你看那玄都观中的诗人,笔下生花,却让世人愤怒。
当你驾船独自前往,我也愿扛着锄头跟随你一同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日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短的深刻感悟。开篇便以“洛阳牡丹隔万里”展现出一幅宏大的画面,将读者带入到一个远离尘嚣、物是人非的境界中。接下来的“棘荒姚魏扶不起”则透露出一种历史沧桑和时代变迁的无奈。
诗人通过“马塍近在杭州陌,野人只向诗中识”表达了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和个人情感的寄托。这里的“野人”可能指的是诗人的自称,而“诗中识”则是说人们往往是在文学作品中认识这个世界,这既是一种文化自信,也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在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花卉的生长,“匀朱傅粉初窥墙,海棠为屋辛夷房。千林春色已呈露,一株国艳犹閟藏。”这些画面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细致,更体现了一种对美好和生命力的珍视。
“多情荀令香透袖,俊游恐落都人后”则表达出一种担忧,即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如何保持自己的个性和追求。这不仅是诗人的个人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批评。
随后的“摇鞭深入红云乡,解衣旋贳黄縢酒”描绘了一幅诗人在春天的田野中纵马驰骋、畅饮佳酿的情景。这不仅是一种生活享受,更是一种精神自由的追求。
“淮南芍药初过兵,人生何必塞上行”则是对生命和时间的一种思考。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生活中不必要挣扎的反思。
“坠裀委壤各有命,肯学冻士鸣不平”则是一种历史哲理的表达。诗人通过这句话传递了一种对历史规律和个人命运的认知,以及对于那些敢于发出不同声音的人的赞美。
“移家欲傍园翁住,手开芜地通蘋渚”则是诗人对于生活环境的一种向往。这里的“园翁”可能是一种理想化的居所,而“手开芜地通蘋渚”则表达了对自然和土地的一种亲近感。
“寻芳栩栩趁蝶飞,逐臭纷纷怜蚋聚”这一部分,则是诗人对于春天花香和生命力的赞美。这里的“寻芳”、“趁蝶飞”、“逐臭”、“怜蚋聚”都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最后,“君不见玄都吟笔妙燕许,诗人却遣世人怒”则是诗人对于文学和历史的一种独特看法。这里的“玄都吟”可能指的是某种高深莫测的艺术境界,而“诗人却遣世人怒”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态度。
整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