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附邹枚客,敢希园绮贤
出处:《又和六日四老会》
宋 · 司马光
萸房迎令节,菊蕊入芳筵。
华烛初长夜,清霜未冷天。
悲风咽横吹,骤雨送繁弦。
聊附邹枚客,敢希园绮贤。
华烛初长夜,清霜未冷天。
悲风咽横吹,骤雨送繁弦。
聊附邹枚客,敢希园绮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萸房:茱萸的果实,古代习俗在重阳节佩戴以避邪。令节: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华烛:装饰华丽的蜡烛,形容灯火辉煌。
邹枚客:指古代辞赋家邹阳和枚乘,这里借指文人墨客。
园绮贤:园绮,汉代文学家,此处用来形容才情卓越的人。
翻译
茱萸迎接佳节,菊花点缀宴席。明亮的烛光点亮漫长夜晚,清冷的霜降还未使天气转寒。
悲凉的风声在笛声中呜咽,急促的雨声伴着繁复的乐章。
姑且追随邹阳、枚乘的文人足迹,不敢奢望与园绮这样的才子比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日的宴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学问的珍视与向往。
“萸房迎令节”一句,以萸草为屋,迎接佳节,表明季节之美好。"菊蕊入芳筵"则是用菊花装饰席子,增添宴集的雅致。
“华烛初长夜”、“清霜未冷天”两句,描写了夜幕降临时分外光线渐长,而秋夜的凉意尚未到来,这种温馨的氛围为诗人提供了一个宁静的背景去思考和交流。
“悲风咽横吹”、“骤雨送繁弦”两句,通过风声和雨声,表现了一种急促而又短暂的情感转换,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可能与即将到来的季节变化有关,也或许反映了诗人的某些情绪。
“聊附邹枚客”、“敢希园绮贤”两句,则表明诗人希望能够像古代的贤者一样,与朋友共同享受这份美好,通过交流和学习来提升自己。
整首诗不仅描写了秋夜宴集的景象,更透露出诗人对学问和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于个人修养与提升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