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洞万古,使我增长吁
出处:《王陵台》
明 · 陈琏
公馆候初旦,乘轺出闉阇。
载瞻王陵台,远在青山隅。
薄言纵登览,石径来萦纡。
念昔建筑时,拟为永远图。
孰知百世后,依旧成丘墟。
遗址虽尚存,草木久荒芜。
鹤驾竟不来,岁月屡已徂。
旷视洞万古,使我增长吁。
缅邈念明训,为善乐有馀。
悠悠千载下,犹能光简书。
吁嗟骊山葬,为计一何愚。
载瞻王陵台,远在青山隅。
薄言纵登览,石径来萦纡。
念昔建筑时,拟为永远图。
孰知百世后,依旧成丘墟。
遗址虽尚存,草木久荒芜。
鹤驾竟不来,岁月屡已徂。
旷视洞万古,使我增长吁。
缅邈念明训,为善乐有馀。
悠悠千载下,犹能光简书。
吁嗟骊山葬,为计一何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王陵台的感慨与反思。诗人陈琏在清晨访问公馆后,乘坐轺车离开城门,前往王陵台。他仰望远处的王陵台,感叹其位于青山之隅。诗人沿着蜿蜒的石径攀登,心中思考着这座陵台昔日的辉煌与宏伟设计,本意是为后世长久保存,却未曾料到百年之后,这里已变为一片废墟,仅剩遗迹,草木荒芜。
诗人通过“鹤驾竟不来,岁月屡已徂”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即使时间流逝,陵台的遗址仍能见证往昔的辉煌。然而,“遗址虽尚存,草木久荒芜”的景象,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自然的轮回。
最后,诗人以“缅邈念明训,为善乐有馀。悠悠千载下,犹能光简书”总结,强调了善行的重要性,并指出即便是在千年之后,善行依然能够照亮历史的篇章。而“吁嗟骊山葬,为计一何愚”则以骊山葬为例,讽刺了某些统治者过于奢侈的丧葬方式,认为这种做法极为愚蠢。
整首诗通过对王陵台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以及人性的深刻洞察,同时也传递了对善行的推崇和对奢华浪费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