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值云遮,山灯照愁寂
出处:《宿悬泉驿》
唐 · 贾岛
晓行沥水楼,暮到悬泉驿。
林月值云遮,山灯照愁寂。
林月值云遮,山灯照愁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晓:清晨。行:行走。
沥水楼:湿润的楼阁。
暮:傍晚。
悬泉驿:悬挂泉水的驿站。
林月:树林中的月亮。
值:正值。
云遮:被云层遮挡。
山灯:山间的灯火。
照:照亮。
愁寂:孤独忧郁。
翻译
清晨走过湿润的楼阁,傍晚到达悬挂泉水的驿站。树林中的月亮被云层遮挡,山间的灯火映照出孤独与忧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晨步行至水边楼阁,傍晚到达山间悬崖之上的驿站的自然风光和旅行者的心境。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自己旅途中的孤独与愁绪。
"晓行沥水楼"一句,设定了清晨的场景,沥水指流水潺潺的溪流,水边的楼阁在清晨的阳光中显得格外宁静和美丽。行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步行,不禁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澄明。
"暮到悬泉驿"则转换了时间与空间,暮色中到达悬崖之上的驿站,给人一种遥远和偏僻的感觉。这里的“驿”是古代供旅客休息的地方,它在山间悬崖上,更增添了一种险峻与孤寂。
"林月值云遮"中,诗人用了“值”字,形容林木和月亮被云雾所遮盖,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内心的某种迷茫和封闭之感。而山间的月光常被云遮挡,更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寂静。
最后,“山灯照愁寂”一句,点明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分,借助着微弱的山间灯火来抚慰自己心中的忧愁和寂寞。这里的“愁寂”二字,是诗人的真实情感流露,也是对前文自然景物描写的内在呼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内心的忧愁,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和深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