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之山,高巍巍,望中仿佛与天齐
出处:《庐之山送庐宗韶分教南匡》
明 · 王缜
庐之山,高巍巍,望中仿佛与天齐。
我愿师道亦如此,文光直压匡庐低。
我愿师道亦如此,文光直压匡庐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对庐之山的崇敬之情,将其比作师道,寓意深远。首句“庐之山,高巍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庐之山的雄伟形象,山势高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望中仿佛与天齐”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山的高度,仿佛能与天空相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师道也能像庐之山一样崇高,不仅在地位上,更在影响力上超越其他,达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我愿师道亦如此”,直接抒发了对理想师道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对知识、道德以及教育的尊重与推崇。
最后一句“文光直压匡庐低”,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庐之山的高峻与师道的光芒进行对比,强调了师道的光辉与影响力。这里的“文光”既指知识的光芒,也暗含道德的光辉,象征着师道不仅在物质层面,更在精神层面具有超越一切的力量。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理想师道的崇高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寄寓了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对庐之山的景仰之情以及对理想师道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教育和知识的重视与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