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落祗堪贻下女,未开犹可待东皇
出处:《花朝前二日小集澹翁园林观落红有作限塘字》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一夕花流满曲塘,半沾泥滓尚红妆。
子鹃血洒朝烟湿,巫女魂飘暮雨香。
已落祗堪贻下女,未开犹可待东皇。
啼莺莫向尊前怨,春事明朝定未央。
子鹃血洒朝烟湿,巫女魂飘暮雨香。
已落祗堪贻下女,未开犹可待东皇。
啼莺莫向尊前怨,春事明朝定未央。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花事的落幕,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花朵从盛开到凋零的过程,以及自然界的哀愁与美丽。首句“一夕花流满曲塘”,描绘了夜晚花朵纷纷落下,铺满了曲折的池塘,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接着,“半沾泥滓尚红妆”一句,既表现了花朵虽已凋零,但仍保持着鲜艳的色彩,又暗含了对生命短暂而美丽的感慨。
“子鹃血洒朝烟湿,巫女魂飘暮雨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子鹃(杜鹃)的啼血和巫女的灵魂融入清晨的雾气和傍晚的雨中,赋予了自然景象以情感色彩,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的深沉思考。
“已落祗堪贻下女,未开犹可待东皇”则表达了对花落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新陈代谢,即使花朵凋零,但春天的轮回依然充满希望。“啼莺莫向尊前怨,春事明朝定未央”最后两句,诗人劝慰啼莺不要在酒宴上抱怨春光易逝,因为明天的春天一定会到来,充满了乐观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时间、希望的哲思,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