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远云物秀,岩深松桂滋
一笑偶为乐,九层遂成基。
旁连醉令石,却眺社僧碑。
地远云物秀,岩深松桂滋。
当时骛高兴,益友相攀追。
乐圣自鼓腹,谈经亦轩眉。
风猿助清啸,谷鸟参朋嬉。
忽引朝闺籍,久乖林下期。
头白二千石,高盖复来思。
活活弄新溜,苍苍援故枝。
虽云未投绂,良足纾烦疲。
余怀本丘壑,世路方絷羁。
愿言独往客,缅邈心空驰。
税驾或未晚,从君歌紫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周郎:指周瑜。旧隐:过去的隐居处。
南山陲:南山的边缘地带。
九层:形容建筑高大。
醉令石:可能指饮酒作乐的地方。
社僧碑:社区或寺庙的僧人碑文。
地远云物秀:环境优美,云雾缭绕。
岩深松桂滋:山岩深处,松桂生长繁茂。
骛高兴:追求高尚的情趣。
谈经:谈论佛经或其他经典。
紫芝:象征高洁的隐士生活。
翻译
周郎曾有隐居之处,远在南山的边缘。偶尔一笑带来欢乐,九层楼台因此奠基。
旁边连接着醉酒令石,回望的是社僧的碑铭。
地处偏远,云雾缭绕,山岩幽深,松桂繁茂。
那时一心追求高雅情趣,与好友相互追逐。
享受圣贤的乐趣,诵经时也面带笑容。
山风中的猿猴助我清啸,山谷鸟儿与我同乐。
忽然想起朝廷的官职,长久违背了山林的愿望。
年事已高,仍渴望回归,再次驾车来访。
在新流水中嬉戏,苍老的手攀上老树。
虽然还未辞官,但足以缓解疲惫。
我本向往山林,世事却束缚了脚步。
愿做孤独的游子,心驰神往于远方。
也许归隐还不算晚,就随你一同唱起紫色的芝草之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自然之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情景。"周郎有旧隐,远在南山陲",开篇即设定了一个遥远的自然空间,隐士选择在这里隐藏自己的踪迹。这位隐士并非完全与世隔绝,而是偶尔享受生活中的乐趣,"一笑偶为乐,九层遂成基",表明他对生活有着积极的态度。诗中还描绘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如"旁连醉令石,却眺社僧碑",显示了他的生活环境充满了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
"地远云物秀,岩深松桂滋",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出隐士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诗人还提到了隐士与友人的交往,如"当时骛高兴,益友相攀追",隐士并非孤僻,而是有着积极的人际关系。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乐圣自鼓腹,谈经亦轩眉",表明他对音乐与学问都有深厚的造诣。"风猿助清啸,谷鸟参朋嬉"则展现了自然界给予他的灵感。
诗中还流露出隐士对于人生的思考,如"忽引朝闺籍,久乖林下期",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头白二千石,高盖复来思",透露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积累。
最后几句则是隐士对于自然、友情以及精神追求的总结,如"活活弄新溜,苍苍援故枝",表明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诗尾"愿言独往客,缅邈心空驰。税驾或未晚,从君歌紫芝",隐士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隐士生活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却又不失人间烟火气息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