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体从来只贵通,不容一物碍其中
出处:《论语绝句 其五十一》
宋 · 张九成
道体从来只贵通,不容一物碍其中。
柴愚参鲁师由辈,未若颜回庶屡空。
柴愚参鲁师由辈,未若颜回庶屡空。
注释
道体:事物的本质或道理。从来:自古以来。
只贵通:只看重全面通达。
不容:不允许。
一物:任何一件事物。
碍:阻碍。
柴愚参鲁:比喻愚笨之人,这里指像柴愚和鲁莽的人。
师由辈:跟随老师的群体。
未若:不如。
颜回:孔子的学生,以谦逊好学著称。
庶屡空:常常内心空灵,指颜回心境清净。
翻译
事物的本质向来重视全面通达,不允许有任何东西阻碍其中。即使是像柴愚和鲁莽之辈跟随孔子这样的老师,也不如颜回那样常常内心空灵无杂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论语绝句》。从诗中可以看出,张九成在此表达了他对于道德修养的一种认识和追求。他通过“道体从来只贵通,不容一物碍其中”这两句话,强调了道德的纯粹性和无阻碍性,意指真正的道德应当是无私、无欲的,是一种完全自由而不受任何外在干扰的状态。
接下来的“柴愚参鲁师由辈,未若颜回庶屡空”则是借用历史人物来加以阐释。其中,“柴愚”指的是古代贤人柴完,“参鲁师”即孔子的学生参(参夔)和鲁国的老师(孔子),而“由辈”则是指儒家的学说传承。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至于孔子赞誉其“贤”。这里张九成通过对比,表达了即便是在古代圣贤中,也鲜有能达到完全的道德境界,而颜回则是罕见地多次到达这种高度空明、无欲的状态。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张九成深厚的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对于道德修养至高无上的追求。通过对古代圣贤的评价和借鉴,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纯粹道德境界的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