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翁立当垆,有童执瓶沽
出处:《村居小景图》
明 · 孙承恩
迤?山麓尽,宛然见民居。
周围自成村,编篱植桑榆。
邻比数十家,乐生各愉愉。
老翁四五人,霜雪为须眉。
一翁携稚子,檐牙步徐徐。
一翁偕一媪,偶坐自为娱。
一妇上堂来,甘旨供舅姑。
一翁杖畦间,课仆勤菑畬。
一翁立当垆,有童执瓶沽。
一翁坐当席,课诸童子书。
一妪并一妇,浣濯衣与裾。
一妇抱儿行,在手复有携。
一妇抱儿立,惜弄若掌珠。
一夫睨其侧,笑视欢有馀。
一犬走吠人,一犬卧当闾。
牛当树阴息,牧童坐风雩。
羊豕食而嘻,鸡鹜相喧呼。
村有古朴风,似是朱陈馀。
应鲜盗贼警,抑复无征诛。
感此不易得,想像增嗟吁。
周围自成村,编篱植桑榆。
邻比数十家,乐生各愉愉。
老翁四五人,霜雪为须眉。
一翁携稚子,檐牙步徐徐。
一翁偕一媪,偶坐自为娱。
一妇上堂来,甘旨供舅姑。
一翁杖畦间,课仆勤菑畬。
一翁立当垆,有童执瓶沽。
一翁坐当席,课诸童子书。
一妪并一妇,浣濯衣与裾。
一妇抱儿行,在手复有携。
一妇抱儿立,惜弄若掌珠。
一夫睨其侧,笑视欢有馀。
一犬走吠人,一犬卧当闾。
牛当树阴息,牧童坐风雩。
羊豕食而嘻,鸡鹜相喧呼。
村有古朴风,似是朱陈馀。
应鲜盗贼警,抑复无征诛。
感此不易得,想像增嗟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展现了明代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淳朴风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村落的布局、村民的生活场景以及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先,诗中描绘了村落的地理环境:“迤逦山麓尽,宛然见民居。” 山脚下,村落错落有致,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美。接着,诗人通过“周围自成村,编篱植桑榆”描绘了村落的布局和特色,篱笆围绕,桑榆成林,营造出一种田园诗意。
随后,诗中详细描绘了村民的日常生活:“邻比数十家,乐生各愉愉。” 数十户人家和谐共处,各自忙碌而快乐。诗人通过一系列细节,如老翁携稚子、翁媪偶坐、妇人供奉长辈、农夫耕作、商贩交易、儿童读书、妇女洗衣等,展现了村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温馨和谐。
诗中还特别提到了动物的活动,如“牛当树阴息,牧童坐风雩”,牛在树荫下休息,牧童在凉爽的风中放牧,这些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诗人感慨于这种不易得的乡村生活景象,表达了对这种淳朴、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叹:“感此不易得,想像增嗟吁。” 这种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现代社会快节奏、压力大生活的反思,以及对传统乡村生活方式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也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的体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