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鼎不可见,晋画已无形
三国六朝间,长此阅废兴。
北顾复何有,江树渺冥冥。
赖有瓜洲渡,远入广陵城。
我从山头望,复向山中行。
栏杆百千尺,石磴三五成。
入寺访古迹,第一江山亭。
亭畔梳妆阁,下有很石横。
吴王留战帜,夫人留艳名。
梁鼎不可见,晋画已无形。
诸葛孙刘风,遗烈尚轰轰。
矫哉赞皇公,铁塔馀半层。
山腰云渺渺,江上风泠泠。
夕阳红到海,洪流去不渟。
骚人争凭吊,英雄事凌兢。
惟此一拳石,一顾今古更。
山小而江长,万派可扬舲。
鉴赏
这首诗名为《北固山访古》,是清代诗人洪繻所作。诗中描绘了北固山的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胜绝千古称,胡乃一邱陵”以反问的形式,赞叹北固山虽为一丘陵之地,却能成为千古胜景。接着,“三国六朝间,长此阅废兴”点明北固山见证了三国至六朝的兴衰更迭。
“北顾复何有,江树渺冥冥”描绘了站在北固山上向北眺望的景象,只见江边树木苍茫,一片迷茫。随后,“赖有瓜洲渡,远入广陵城”则引出渡口与广陵城,增加了地理上的连贯性。
“我从山头望,复向山中行。栏杆百千尺,石磴三五成”描述了诗人登山的过程,通过“百千尺”的栏杆和“三五成”的石磴,展现了山势的险峻与攀登的艰辛。
“入寺访古迹,第一江山亭”点出了诗人探访古迹的目的地——第一江山亭,这里不仅有历史的痕迹,还有诗人的情感寄托。
“亭畔梳妆阁,下有很石横”描绘了亭旁的梳妆阁以及下方的巨石,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接下来,“吴王留战帜,夫人留艳名”提到了吴王与夫人的故事,体现了历史的厚重与人物的传奇。
“梁鼎不可见,晋画已无形”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迁。“诸葛孙刘风,遗烈尚轰轰”则赞美了诸葛亮、刘备等英雄人物的风采与功绩。
“矫哉赞皇公,铁塔馀半层”提到赞皇公的英勇事迹,以及铁塔的残存,进一步丰富了历史的内涵。“山腰云渺渺,江上风泠泠”描绘了山腰云雾缭绕、江面微风吹拂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夕阳红到海,洪流去不渟”以夕阳映照大海、江水奔腾不息的画面,象征着历史的永恒与自然的力量。“骚人争凭吊,英雄事凌兢”表达了文人墨客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缅怀之情。
最后,“惟此一拳石,一顾今古更”以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变迁,强调了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山小而江长,万派可扬舲”则以山小江长的形象,寓意着虽历经沧桑,但历史的长河依然浩荡向前。
整首诗通过对北固山及其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