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南窗槛可凭,石楼吟断一须冰
出处:《寓叶锦衣沁园偶成四首》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为爱南窗槛可凭,石楼吟断一须冰。
烟迷阁道山三面,水照帘波月两层。
绣被雪痕翻冷塔,碧纱花蕊落寒灯。
疏钟不醒人间梦,去问西湖寺里僧。
烟迷阁道山三面,水照帘波月两层。
绣被雪痕翻冷塔,碧纱花蕊落寒灯。
疏钟不醒人间梦,去问西湖寺里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之美的深沉情感。
首联“为爱南窗槛可凭,石楼吟断一须冰”以“爱”字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南窗边景致的喜爱,以及在石楼中吟咏至深夜的情境。这里的“一须冰”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或诗人内心的冷静与坚定。
颔联“烟迷阁道山三面,水照帘波月两层”进一步展开画面,烟雾缭绕的阁道与山峦,水面上映照出的月光,层次分明,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宁静的氛围。这里运用了“迷”和“照”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景物的动态美。
颈联“绣被雪痕翻冷塔,碧纱花蕊落寒灯”则将视角转向室内,绣被上的雪痕仿佛是寒冷的象征,而“翻冷塔”可能是指雪痕在灯光下反射出的冷寂感。同时,碧纱花蕊的凋零与寒灯的冷清形成对比,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短暂。
尾联“疏钟不醒人间梦,去问西湖寺里僧”以“疏钟”引出对梦境的联想,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外界的联系。最后,诗人选择向西湖寺里的僧人寻求答案,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心灵深处问题的探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层次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