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人多物役,听鸟时幽音
出处:《清溪馆作》
唐 · 陈存
指途清溪里,左右唯深林。
云蔽望乡处,雨愁为客心。
遇人多物役,听鸟时幽音。
何必沧浪水,庶兹浣尘襟。
云蔽望乡处,雨愁为客心。
遇人多物役,听鸟时幽音。
何必沧浪水,庶兹浣尘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指:引导。途:道路。
清溪:清澈的小溪。
左右:周围。
唯:只有。
深林:茂密的森林。
云蔽:云层遮挡。
望乡处:家乡的方向。
雨愁:雨滴带来的忧愁。
客心:旅人的内心。
遇人:遇见他人。
多物役:常被众多事物牵累。
听鸟:倾听鸟鸣。
幽音:宁静的声音。
沧浪水:传说中的沧浪之水,象征清洁。
浣尘襟:洗涤心灵。
翻译
走在清澈溪流边,左右只有深深密林。云层遮住了回乡的方向,雨滴让旅人内心忧郁。
遇到的人常被事物牵累,倾听鸟鸣时感受到片刻宁静。
何须效仿沧浪之水洗涤,或许这就能净化心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的山林景象,诗人在清溪边的体验和情感流露得淋漓尽致。"指途清溪里,左右唯深林"一句,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将读者带入诗人所处的环境之中,那清澈的溪水和周遭的深林共同构筑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情境。
云雾常常使人难以辨识方向,"云蔽望乡处"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对远方家园的思念,但这份思念却被迷雾般的云朵所遮挡。紧接着的"雨愁为客心"则更深化了这种情感,雨水似乎也在诉说着诗人作为旅人的孤独和忧虑。
在这样的环境中,偶尔遇见的人或物往往是劳作中的役使,"遇人多物役"一句,凸显出诗人对周围生活的观察。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忙碌之中,也能听到远处鸟鸣,这份宁静和孤寂似乎只有大自然能够给予安慰,如"听鸟时幽音"所述。
最后两句"何必沧浪水,庶兹浣尘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超然与淡泊。沧浪之水常用以比喻红尘纷扰,而"庶兹浣尘襟"则是希望能够洗净心灵上的尘埃,寻求一份精神上的清洁和宁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深邃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