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予在罗网,未暇亲杞菊
出处:《陈安止迁居三首 其二》
宋 · 郭祥正
陈子贫无居,东家借茅屋。
达士宁羞贫,四方所居隩。
平台荔阴下,天匠资尔筑。
青分一畦兰,绿种万竿玉。
幸遭文明运,志岂效孤竹。
又非远人音,欲以逃空谷。
翛然置藤榻,示疾肖金粟。
咒饭施诸鬼,夜半风肃肃。
嗟予在罗网,未暇亲杞菊。
忧愁无端来,刀剑搅胸腹。
渺思泛沧浪,期君濯双足。
时或临大野,泥耕看健犊。
达士宁羞贫,四方所居隩。
平台荔阴下,天匠资尔筑。
青分一畦兰,绿种万竿玉。
幸遭文明运,志岂效孤竹。
又非远人音,欲以逃空谷。
翛然置藤榻,示疾肖金粟。
咒饭施诸鬼,夜半风肃肃。
嗟予在罗网,未暇亲杞菊。
忧愁无端来,刀剑搅胸腹。
渺思泛沧浪,期君濯双足。
时或临大野,泥耕看健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陈子迁居后的生活境况与内心情感。开篇“陈子贫无居,东家借茅屋”点明了陈子的贫困处境,他只能借住于他人屋檐之下。接着“达士宁羞贫,四方所居隩”表达了陈子虽不以贫穷为耻,但对居住环境的追求,显示出他的高雅情操。
“平台荔阴下,天匠资尔筑”描绘了陈子新居的环境,平台之上,荔枝树荫蔽日,仿佛是大自然精心设计的住所。“青分一畦兰,绿种万竿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之美,兰花点缀其间,翠竹成林,生机勃勃。
“幸遭文明运,志岂效孤竹”表明陈子身处文明时代,志向不随世俗而改变,不学孤竹般隐居山林。“又非远人音,欲以逃空谷”则表达了陈子并非逃避现实,而是希望在社会中有所作为。
“翛然置藤榻,示疾肖金粟”写出了陈子在新居中的生活状态,他自由自在地放置藤椅,如同金粟般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咒饭施诸鬼,夜半风肃肃”描绘了陈子夜晚的生活情景,他为鬼神祈福,夜风肃穆,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最后,“嗟予在罗网,未暇亲杞菊。忧愁无端来,刀剑搅胸腹”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陷困境的感慨,忧愁无处不在,如同刀剑般刺痛心扉。“渺思泛沧浪,期君濯双足”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期待能一同泛舟沧海,洗涤心灵。“时或临大野,泥耕看健犊”则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有时能远离尘嚣,与健壮的牛一起在田野劳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陈子迁居后的境遇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