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山中亦何好,见山便自喜居山
出处:《入武夷山二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熊鉌
试问山中亦何好,见山便自喜居山。
不堪造物半生役,枉使男儿百岁闲。
天柱沈冥阴雨外,幔亭缥渺彩云间。
苍生辛苦何终极,控鹤仙人去不还。
不堪造物半生役,枉使男儿百岁闲。
天柱沈冥阴雨外,幔亭缥渺彩云间。
苍生辛苦何终极,控鹤仙人去不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熊鉌所作的《入武夷山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劳碌的感慨。首句“试问山中亦何好,见山便自喜居山”直接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喜爱,认为山中的宁静与美好胜过尘世的纷扰。接着,“不堪造物半生役,枉使男儿百岁闲”揭示了诗人对人生被世俗事务牵累的无奈,感叹人生苦短,却被琐事占据大半。
“天柱沈冥阴雨外,幔亭缥渺彩云间”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景色,天柱隐没在阴雨之中,而幔亭则如仙境般悬浮于彩云之上,展现了山中美景的神秘与超脱。最后两句,“苍生辛苦何终极,控鹤仙人去不还”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百姓辛勤劳苦的同情,以及对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仙人般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但又暗示这种理想可能难以实现,仙人已去而不复返。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描绘山中美景和人生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