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山由巨灵辟,教以法王传全文

山由巨灵辟,教以法王传

出处:《游嵩山少林寺
明 · 唐顺之
净域龙岩上,香台鹫岭边。
山由巨灵辟,教以法王传
二室围兰若,三花接梵筵。
土中元此地,槛外即诸天。
复岫低衡岱,回轩写涧瀍。
云衣披杂树,虹影度飞泉。
缀牖皆青壁,缘堤尽白莲。
神猿参讲幕,驯鸽绕炉烟。
慧月秋逾彻,泥珠夕更鲜。
谷将钟迸响,潭共镜争圆。
万劫终成幻,三生并是缘。
愿假金篦力,一为照迷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少林寺的壮丽景色与佛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先,诗中的“净域龙岩上,香台鹫岭边”两句,以“龙岩”、“鹫岭”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少林寺所处的险峻山峰,以及其环境的清幽与神圣。接着,“山由巨灵辟,教以法王传”则暗示了这座寺庙的历史悠久和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二室围兰若,三花接梵筵”两句,通过“兰若”(僧舍)和“梵筵”(佛教仪式的场所),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宗教功能和仪式感。而“土中元此地,槛外即诸天”则表达了对少林寺所在之地的赞美,以及对超越世俗、接近神圣境界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复岫低衡岱,回轩写涧瀍”,通过描绘山峦起伏、溪流潺潺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寺庙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而“云衣披杂树,虹影度飞泉”则以云彩、彩虹等自然现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神秘感。

“缀牖皆青壁,缘堤尽白莲”两句,通过“青壁”和“白莲”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寺庙建筑的雄伟与自然界的纯净,也象征着佛教的清净与超脱。随后,“神猿参讲幕,驯鸽绕炉烟”则通过动物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祥和与宁静氛围。

“慧月秋逾彻,泥珠夕更鲜”两句,以月亮和珍珠的比喻,表达了对智慧与纯洁的追求。而“谷将钟迸响,潭共镜争圆”则通过山谷回音和水面倒影,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

最后,“万劫终成幻,三生并是缘”两句,体现了佛教对于生命轮回和因果报应的哲学思考。“愿假金篦力,一为照迷川”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佛法的智慧之光,照亮人们心灵深处的迷茫与困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少林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还蕴含了深刻的佛教哲理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宗教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