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血齧开云峤赤,苔痕化作雪江清
出处:《改作》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天随地老妾随兵,天地无情妾有情。
指血齧开云峤赤,苔痕化作雪江清。
愿从湘瑟声中死,不逐胡笳拍里生。
三月子规啼断血,秋风无泪写哀铭。
指血齧开云峤赤,苔痕化作雪江清。
愿从湘瑟声中死,不逐胡笳拍里生。
三月子规啼断血,秋风无泪写哀铭。
鉴赏
这首诗以女性的视角,表达了对战争残酷与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首联“天随地老妾随兵,天地无情妾有情”开篇即揭示了战争对个体生命的无情吞噬,与天地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女性在战争中的脆弱与悲痛。
颔联“指血齧开云峤赤,苔痕化作雪江清”运用夸张和象征手法,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血腥与破坏,同时也暗示了女性内心深处的坚韧与希望。红色的云峰象征着鲜血,而白色的江水则代表了心灵的纯净与重生的可能性。
颈联“愿从湘瑟声中死,不逐胡笳拍里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厌恶。湘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其声音温柔哀婉;胡笳则是北方民族的乐器,常与战争相关联。诗人宁愿在音乐的抚慰中逝去,也不愿在战争的喧嚣中生存,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尾联“三月子规啼断血,秋风无泪写哀铭”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背景,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子规鸟在三月的啼鸣中寄托了哀思,而秋风虽无泪,却能书写哀悼的铭文,形象地表达了对战争中失去生命的哀悼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以及对和平的深切呼唤,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