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雨巫云梦未温,又随鲸舰过夔门
出处:《入川过夔门》
清末近现代初 · 吴妍因
楚雨巫云梦未温,又随鲸舰过夔门。
峡长滩险愁无限,国破家亡命仅存。
间道关山穷万里,故园尸骨恸千村。
但教早日平强虏,身世安危何足论。
峡长滩险愁无限,国破家亡命仅存。
间道关山穷万里,故园尸骨恸千村。
但教早日平强虏,身世安危何足论。
鉴赏
这首诗《入川过夔门》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女诗人吴妍因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从长江上游进入四川时,经过夔门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沉感慨。
首联“楚雨巫云梦未温,又随鲸舰过夔门”,开篇即以楚地的神话传说和巫山云雨的浪漫景象,与现实中的壮阔航程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又”字透露出诗人多次经历类似场景的无奈与疲惫,而“鲸舰”则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战船的庞大与军事行动的规模。
颔联“峡长滩险愁无限,国破家亡命仅存”,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险境和国家动荡的深切忧虑。长江三峡的壮丽与险峻,在这里成为了国家命运和个体生存状态的象征,诗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流露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颈联“间道关山穷万里,故园尸骨恸千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着穿越千山万水,寻找避难之所,却只能看到故乡满目疮痍,亲人离散的悲惨景象。这一联通过空间的广阔与情感的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家园破碎的痛心疾首。
尾联“但教早日平强虏,身世安危何足论”,在表达对国家和平的渴望的同时,也展现出诗人超脱个人得失的胸怀。在诗人看来,只要能实现国家的安宁,个人的安危就不再重要,体现了高尚的牺牲精神和对民族未来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也体现了其在艰难时局中的坚韧意志和高尚情操,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和个人牺牲精神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