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咒力厌怖魂,齐声诵般若全文

咒力厌怖魂,齐声诵般若

山水本相须,往往不相假。
孰若兹山奇,石泉两绝也。
石自泉中出,泉自石中泻。
泉味既甘寒,石貌亦萧野。
点缀俱玲珑,布置极幽雅。
平者如匡床,窔者如广厦。
艳如青莲蕊,古如紫芝把。
如蟾复如蛛,如狮复如马。
此是石恢奇,请说泉潇洒。
或飘如曳帛,或纷如掷瓦。
或沸如茶铛,或镕如金冶。
如鱼张口吸,如沫齿缝下。
有响击空山,无声走石罅。
泉石既相遇,相聒不肯舍。
流来经委折,转入更虚閜。
连峰列如屏,其下荫松槚。
有草碧如染,有花鲜如楮。
是石皆可憩,是林皆可藉。
逢岩可安灶,遇坎可泛斝。
坞可名藏春,湾可题销夏。
水从岩际度,人向石上跨。
悬厓时戟面,淙流或没踝。
磴苔置屐滑,箭风当面打。
恋赏成久淹,入暝转惊讶。
昏黑度前冈,迷路穿樵舍。
鬼灯光如漆,的的照篱笆。
咒力厌怖魂,齐声诵般若
溪回路忽断,危桥独木槎。
游人颠坠厓,坭泞交喧咤。
衣帻不及顾,时时伤髀胯。
溪山到处有,好事人恒寡。
堕崄与啼厓,胜事古来诧。
我欲纪兹游,钝笔不堪写。
一死博河豚,戏语同游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水之美,尤其是石与泉的奇妙结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石的千姿百态和泉的潇洒灵动,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营造了一幅自然景观的壮丽画卷。

诗中首先提到山水相依,但又强调了石与泉的独特关系:“石自泉中出,泉自石中泻。”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石与泉的各种形态和特性,如石的玲珑剔透、布置幽雅,泉的飘逸洒脱、沸腾如茶、熔化如金,以及它们在空山中的声响与无声的流动。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进一步,诗人通过“平者如匡床,窔者如广厦”等比喻,展现了石的多样形态,而“艳如青莲蕊,古如紫芝把”则赞美了石的美丽与古老。对于泉,诗人用“飘如曳帛,纷如掷瓦”来形容其动态之美,“沸如茶铛,镕如金冶”则展示了其力量与活力。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自己融入这山水之间,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留恋。他描述了在石涧间行走的艰难与乐趣,如攀爬陡峭的悬崖、穿越密林、面对险峻的桥梁等,这些经历增添了旅途的冒险与刺激。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夜晚的探险,以及在黑暗中寻找道路的困难,这些都增加了作品的神秘色彩。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次旅行的感慨,虽然“钝笔不堪写”,但他仍然想要记录下这次难忘的经历。他甚至愿意为了体验这种自然之美,不惜冒险,甚至“一死博河豚”,展现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极度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自然之旅的记录,也是诗人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观交融的体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强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