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荒嬉成溺笑,何人痴绝望佳期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遗芳重见廿年迟,凄冷心情只自知。
未惜命酬倾国色,应怜才尽送春诗。
池经凝碧仍弦管,殿入披香乱絮丝。
一世荒嬉成溺笑,何人痴绝望佳期。
未惜命酬倾国色,应怜才尽送春诗。
池经凝碧仍弦管,殿入披香乱絮丝。
一世荒嬉成溺笑,何人痴绝望佳期。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崇效寺看牡丹并观红杏青松图卷自辛亥后越二十九年复来此寺不胜凄感(其二)》。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遗芳重见廿年迟”,诗人感叹二十年后再次见到往昔的芳华,时光荏苒,岁月如流。接着,“凄冷心情只自知”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只有自己能理解这份情感。
“未惜命酬倾国色,应怜才尽送春诗。”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后句则暗示了才华的消逝,以“送春诗”比喻才华的凋零,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自身才华不再的感慨。
“池经凝碧仍弦管,殿入披香乱絮丝。”这两句描绘了崇效寺内的情景,池水依然碧绿,弦管声依旧悠扬,殿内香气弥漫,纷飞的柳絮在空中飘舞。通过这些景象,诗人寄托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一世荒嬉成溺笑,何人痴绝望佳期。”诗人反思自己一生的荒唐嬉戏,最终只能成为别人的笑柄,而又有谁能理解他对于美好未来的痴望与绝望呢?整首诗在深沉的感慨中结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