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馀有乖气,春色亦荒芜
出处:《夜闻训狐》
宋末元初 · 方回
十载离乡邑,言归理旧锄。
仅怜空宅在,半骇近邻无。
古庙丛枯木,寒宵吠训狐。
兵馀有乖气,春色亦荒芜。
仅怜空宅在,半骇近邻无。
古庙丛枯木,寒宵吠训狐。
兵馀有乖气,春色亦荒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十载:十年。离乡邑:离开故乡。
言归:说着回家。
理旧锄:修理旧锄头。
仅怜:只可惜。
空宅:空荡的房屋。
半骇:几乎都感到惊讶。
近邻无:邻居都不见了。
古庙:古老的庙宇。
丛枯木:周围是枯萎的树木。
寒宵:寒冷的夜晚。
吠训狐:狐狸在哀鸣。
兵馀:战乱之后。
乖气:人心不和。
春色:春天的气息。
荒芜:显得荒凉。
翻译
十年离别故乡,说着回家修理旧锄头。只可惜空荡的房屋还在,邻居几乎都不见了。
古老的庙宇周围是枯萎的树木,寒冷的夜晚狐狸在哀鸣。
战乱之后人心不和,春天的气息也显得荒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离乱之景。诗人十年未归,乡愁浓烈,心中只有对旧时田园生活的回忆和憧憬。然而现实与记忆相去甚远,只剩下空房而已,连邻里也难寻。古庙中枯木丛生,更增添了一份荒凉气息。夜深人静,狐狸在此训诫,似乎也感受到了时代的动荡与不安。末尾两句“兵馀有乖气,春色亦荒芜”则透露出战乱频仍,自然界也因此失去了生机,一切都笼罩在一种萧瑟和荒凉中。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悲哀,更是整个时代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