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故国空文藻,校订残编一叹吁
近现代 · 徐兆玮
十载骚坛孰主奴,名家江左渺钱吴。
失栖群似林间鹊,偏好应如屋上乌。
削简几经雠亥豕,弃官原不为尊鲈。
寂寥故国空文藻,校订残编一叹吁。
失栖群似林间鹊,偏好应如屋上乌。
削简几经雠亥豕,弃官原不为尊鲈。
寂寥故国空文藻,校订残编一叹吁。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徐兆玮所作,名为《和师郑辛亥十一月诗史乙集刊成自题其后用原韵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古代文学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联“十载骚坛孰主奴,名家江左渺钱吴”以“骚坛”比喻文坛,暗示了诗人对于文坛十年变迁的感慨。其中,“孰主奴”暗指在文坛上谁为主导,谁为附庸,流露出对文坛现状的思考。“名家江左渺钱吴”则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大家的怀念,尤其是对江南地区文学的推崇,以及对钱塘江以南(即钱吴,泛指江南地区)文学家的追思。
颔联“失栖群似林间鹊,偏好应如屋上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文人比作林间的喜鹊和屋上的乌鸦,形象地描绘了文人在社会中的处境,既有自由飞翔的快乐,也有被束缚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文人对文学创作的偏好,如同乌鸦对屋檐的偏好一样,体现了文人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颈联“削简几经雠亥豕,弃官原不为尊鲈”进一步阐述了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其中,“削简”指书写或编辑书籍,“雠亥豕”意为校对文字错误,表明了文人对作品严谨的态度。“弃官”则展现了文人对官场的不屑,更愿意追求文学创作的自由与纯粹,而非官位带来的尊荣。
尾联“寂寥故国空文藻,校订残编一叹吁”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文学时代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文坛现状的忧虑。通过“寂寥故国”和“空文藻”的对比,突出了文学创作的孤独与艰难,同时也对未能在校订旧书时发现更多珍贵资料表示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坛变迁和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古代文学的深情缅怀,以及对当下文坛现状的忧思。诗中充满了对文学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文人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