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扫黄金台,招邀青云客
出处:《寄上吴王三首 其三》
唐 · 李白
英明庐江守,声誉广平籍。
洒扫黄金台,招邀青云客。
客曾与天通,出入清禁中。
襄王怜宋玉,愿入兰台宫。
洒扫黄金台,招邀青云客。
客曾与天通,出入清禁中。
襄王怜宋玉,愿入兰台宫。
注释
英明:形容人非常聪明和有威望。庐江守:庐江郡的太守。
声誉:名声。
广平籍:广平郡的人。
洒扫:打扫整理。
黄金台:古代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建的平台。
青云客:指有高远志向的杰出人士。
天通:与天神沟通。
清禁中:皇宫中的清净区域。
襄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
宋玉:战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
兰台宫:古代楚国的藏书和修史之地。
翻译
英明的庐江太守,籍贯在广平之地闻名遐迩。他在黄金台上打扫迎接,邀请着那些志向高远的宾客。
这些宾客曾与天神交流,常出入于清静的宫廷禁地。
楚襄王欣赏宋玉的才华,希望他能进入兰台宫任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体现了他特有的豪放与想象力。诗中“英明庐江守”开篇即展现了一种宏大气势,"声誉广平籍"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地位的自信。
接下来的“洒扫黄金台,招邀青云客”一句,描绘了诗人超脱尘世、与神仙交流的情景。“洒扫黄金台”形象生动,传达了一种清洁辉煌的境界,而“招邀青云客”则展现了诗人志存高远,与天地交流的愿望。
"客曾与天通,出入清禁中"一句,更是深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情怀。“客曾与天通”表明了诗人心灵与自然、宇宙之间的沟通,而“出入清禁中”则暗示了一种不受世俗约束的自由。
最后,“襄王怜宋玉,愿入兰台宫”一句,则是对历史上才子宋玉的赞美。诗人通过对宋玉的怜爱,表达了自己想要进入那神秘而高洁的兰台宫(即月宫或仙境)的愿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李白特有的想象力和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于自由、超脱和精神追求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