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子纪年逾二十,《齐谐》《博物》堪搜讨
出处:《寄汪存南》
清 · 施朝干
汪子豪气不可羁,昔我见之青溪湄。
踉跄布袍半碎裂,白眼肯顾膏粱儿。
堆阜峥嵘塞方寸,喑呜万里天风吹。
长江大河入几席,黑龙向人头倒垂。
子遗我书值除夕,反覆展看言数百。
书久未报心茫然,祇恐匆卒孤肝膈。
古来出处各有道,处非远志出小草。
屈原怀石杜甫亡,轻薄为文苦颠倒。
今子纪年逾二十,《齐谐》《博物》堪搜讨。
我年较长逐飞鸿,照镜朱颜难自保。
御沟杨柳春青青,忽思白下烟飘零。
镫船鼓吹歌已矣,夜饮五子谁能醒。
此时张君偕子卧,吾与蔡子行前庭。
郭生自起添炉火,煮茗座上流芳馨。
三更急雨鸣屋角,举头不辨河与星。
悲喜变化在俄倾,辞家去里皆伶俜。
吁嗟乎鸡虫得失无休歇,邮良一去骅骝蹶。
劝子孤吟廿四桥,凄凉莫怨扬州月。
踉跄布袍半碎裂,白眼肯顾膏粱儿。
堆阜峥嵘塞方寸,喑呜万里天风吹。
长江大河入几席,黑龙向人头倒垂。
子遗我书值除夕,反覆展看言数百。
书久未报心茫然,祇恐匆卒孤肝膈。
古来出处各有道,处非远志出小草。
屈原怀石杜甫亡,轻薄为文苦颠倒。
今子纪年逾二十,《齐谐》《博物》堪搜讨。
我年较长逐飞鸿,照镜朱颜难自保。
御沟杨柳春青青,忽思白下烟飘零。
镫船鼓吹歌已矣,夜饮五子谁能醒。
此时张君偕子卧,吾与蔡子行前庭。
郭生自起添炉火,煮茗座上流芳馨。
三更急雨鸣屋角,举头不辨河与星。
悲喜变化在俄倾,辞家去里皆伶俜。
吁嗟乎鸡虫得失无休歇,邮良一去骅骝蹶。
劝子孤吟廿四桥,凄凉莫怨扬州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施朝干对好友汪存南的赞赏和关切之情。首句“汪子豪气不可羁”直接赞美汪存南的豪放不羁性格。接下来通过回忆汪存南过去的形象,如“踉跄布袍半碎裂,白眼肯顾膏粱儿”,展现其洒脱不拘的形象。诗人感慨汪存南胸怀壮志,“堆阜峥嵘塞方寸,喑呜万里天风吹”,比喻他的才情横溢。
诗中提到收到汪存南除夕时的书信,表达了对未能及时回复的歉意和对汪存南未来的期许,“书久未报心茫然,祇恐匆卒孤肝膈”。诗人以历史人物为例,鼓励汪存南坚持自己的道路,“古来出处各有道,处非远志出小草”。
接着,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而汪存南正值青春,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今子纪年逾二十,《齐谐》《博物》堪搜讨”。诗人以个人的衰老与汪存南的青春活力形成对比,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诗人借景抒情,想象与友人共度的夜晚,“御沟杨柳春青青,忽思白下烟飘零”,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分别的感伤。“镫船鼓吹歌已矣,夜饮五子谁能醒”描绘了聚会的欢乐场景,但又暗示离别后的孤独。诗人与友人张君、蔡子深夜围炉煮茶,即使风雨交加,也难以抵挡内心的悲喜变化。
诗的结尾,诗人以“吁嗟乎鸡虫得失无休歇,邮良一去骅骝蹶”表达世事无常,劝勉汪存南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坚韧,不要因得失而悲喜过度。“劝子孤吟廿四桥,凄凉莫怨扬州月”则以扬州月的凄凉,寓意汪存南未来可能会经历的孤独和挫折,但仍希望他能以诗文排遣忧愁,坚守自我。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