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不在貌,微意托楮端
出处:《题汪辇云鱼亭远眺图》
清 · 饶学曙
写生不在貌,微意托楮端。
披图穷窈窕,飒飒秋气寒。
长松倚天际,白云浮漫漫。
孤亭傍危石,仿佛闻幽兰。
中有苦吟士,十年著一冠。
宫商发天籁,丝竹鸣流湍。
古调非不美,不为俗耳欢。
改弦谐众虑,恻恻心悲酸。
邯郸求故步,失路空蹒跚。
行矣慎自爱,莫叹知音难。
披图穷窈窕,飒飒秋气寒。
长松倚天际,白云浮漫漫。
孤亭傍危石,仿佛闻幽兰。
中有苦吟士,十年著一冠。
宫商发天籁,丝竹鸣流湍。
古调非不美,不为俗耳欢。
改弦谐众虑,恻恻心悲酸。
邯郸求故步,失路空蹒跚。
行矣慎自爱,莫叹知音难。
鉴赏
这首清代饶学曙的《题汪辇云鱼亭远眺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写生的手法,诗人将画面中的意蕴巧妙地寄托在纸端。他细致描绘了秋日的清寒气息,长松直指天边,白云悠然飘荡,一座孤独的亭子依偎在险峻的石头旁,仿佛能听到幽兰的芬芳。画面中还有一位苦吟的文士,十年如一日专注于创作,他的音乐如同天籁,却不迎合世俗的喜好。
诗人感叹,尽管古调高雅,却难以取悦于大众,他选择改变曲调以迎合众人,心中不禁涌起悲伤。接着,他借邯郸学步的典故,表达了迷失自我、步履维艰的境况,提醒自己要谨慎行事,珍爱自我,不必过于忧虑知音难觅。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独特见解和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