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虽于今似不急,岂不班班见儒术
宋 · 刘敞
结绳既亡书契出,文字变化尤倏忽。
太山七十有二代,遗事昏昏万无一。
岐阳石鼓起晚周,宣王之诗史籀笔。
天下金石凡几存,此当为甲彼皆乙。
体势鸟迹杂蝌蚪,词章车攻与吉日。
六书既废小雅缺,能使兼存此其实。
韩公昔尝歌感激,若弦周诗播琴瑟。
雷生今复隶古定,如破鲁璧传简帙。
道之难行乃若兹,二千年间能事毕。
先王亲用必贵本,流俗玩文因丧质。
此虽于今似不急,岂不班班见儒术。
藏之天府自其所,大训河图亦何物。
会稽群玉久冥寞,漆简韦编尚彷佛。
昔人虽死名不朽,智者能为巧当述。
太学先生事起废,诵此勤勤救埋没。
会令永与天壤传,不比酒诰俄然失。
太山七十有二代,遗事昏昏万无一。
岐阳石鼓起晚周,宣王之诗史籀笔。
天下金石凡几存,此当为甲彼皆乙。
体势鸟迹杂蝌蚪,词章车攻与吉日。
六书既废小雅缺,能使兼存此其实。
韩公昔尝歌感激,若弦周诗播琴瑟。
雷生今复隶古定,如破鲁璧传简帙。
道之难行乃若兹,二千年间能事毕。
先王亲用必贵本,流俗玩文因丧质。
此虽于今似不急,岂不班班见儒术。
藏之天府自其所,大训河图亦何物。
会稽群玉久冥寞,漆简韦编尚彷佛。
昔人虽死名不朽,智者能为巧当述。
太学先生事起废,诵此勤勤救埋没。
会令永与天壤传,不比酒诰俄然失。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名为《雷氏子推迹石鼓为隶古定圣俞作长诗叙之诸公继作予亦继其后》。诗中探讨了文字演变的历史,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的诞生,再到文字形式的变化,以及文字在历史中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文字经历了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的转变,随后文字的形式不断变化,如同时间的流逝一般迅速。太山上的石鼓记录了晚周时期的文字,而这些文字又与宣王时期的诗歌和史籀的笔法相关联。诗中强调了文字在历史传承中的价值,指出在众多保存下来的文字中,石鼓文具有特别的意义。
诗中还提到了文字体势的变化,从鸟迹字到蝌蚪字,再到后来的甲乙丙丁等文字体系的演变。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废止,以及小雅的缺失,但石鼓文能够保存这些文字的实际内容。
诗中引用了韩愈的诗句,表达了对石鼓文的赞赏,并提到了雷氏对石鼓文的研究和整理。诗中还提到,虽然文字的传承在现代社会可能显得不那么迫切,但它对于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诗中表达了希望石鼓文能够永远流传下去的愿望,与天壤同寿,不被遗忘。这反映了诗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