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投晓贺元正,草木欣欣共晏宁
出处:《和莘老元日时改元丰 其二》
宋 · 彭汝砺
衣冠投晓贺元正,草木欣欣共晏宁。
玉历已开新岁日,璿玑犹数去年星。
风流岂遂同乌府,香火还来共水厅。
渐老莫惊头欲白,公名久已在丹青。
玉历已开新岁日,璿玑犹数去年星。
风流岂遂同乌府,香火还来共水厅。
渐老莫惊头欲白,公名久已在丹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元日(新年)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对新年的期待与对旧岁的怀恋。诗人彭汝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新年到来之际的欢庆与感慨。
首句“衣冠投晓贺元正”,描绘了人们在黎明时分换上新衣,聚集一堂,互相祝贺新年的场景,体现了新年到来时的热闹与喜庆。接着,“草木欣欣共晏宁”一句,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人类的安宁幸福相联系,寓意着新的一年里,万物复苏,人间和谐。
“玉历已开新岁日,璿玑犹数去年星”两句,运用了天文术语,玉历指的是古代用来记录时间的工具,璿玑则是指天体运行的模型。这两句既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新一年的开始。同时,通过对比新岁日与去年的星辰,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顾与珍惜。
“风流岂遂同乌府,香火还来共水厅”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乌府可能是指官府或权力中心,这里用以比喻世俗的权势与繁华。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真正风雅与高尚生活的向往,即不被世俗所束缚,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富足。同时,诗人邀请朋友共聚水厅,共享香火,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与精神共鸣。
最后,“渐老莫惊头欲白,公名久已在丹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感慨,但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豁达与超然的态度。诗人提醒自己,不必为岁月的流转而感到惊惧,因为自己的名声与成就早已被历史铭记,如同丹青永存。这不仅是一种自我安慰,也是对个人价值与历史贡献的一种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宋朝时期人们对新年、自然、社会、个人命运等多方面的感悟与态度,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哲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