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浣白苧,濯濯霜不如
出处:《洗苧歌》
宋 · 释居简
白水浣白苧,濯濯霜不如。
亭匀拣经纬,霜澌寒疏疏。
天质本无玷,况复随时染。
秋阳曝皓皓,不受红紫谄。
丹茸碧缕明相掩,玉手苧纱秋潋潋。
拜了穿针楼上月,细与天孙话新洁。
亭匀拣经纬,霜澌寒疏疏。
天质本无玷,况复随时染。
秋阳曝皓皓,不受红紫谄。
丹茸碧缕明相掩,玉手苧纱秋潋潋。
拜了穿针楼上月,细与天孙话新洁。
鉴赏
这首《洗苧歌》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以洗苧的过程为喻,描绘出一种高洁、纯净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首句“白水浣白苧”,以清水洗涤白色苎麻,象征着对纯洁品质的追求。接着,“濯濯霜不如”一句,用霜雪来衬托苎麻的洁白,进一步强调其纯净无瑕。
“亭匀拣经纬,霜澌寒疏疏。”描述了在亭中精心挑选和整理苎麻的经线和纬线,以及霜冻的寒冷景象,暗示了制作过程的细致与艰辛,同时也映射出作者对细节的注重和对完美品质的执着追求。
“天质本无玷,况复随时染。”赞美了苎麻天生的纯净,即使在不同的环境中也保持不变,不被外界染色,象征着人格的高洁和内心的坚定。
“秋阳曝皓皓,不受红紫谄。”通过秋日阳光的照射,强调了苎麻在自然光线下展现出的明亮洁白,不受任何艳丽色彩的诱惑,保持自我,坚持本真。
“丹茸碧缕明相掩,玉手苧纱秋潋潋。”将苎麻与秋天的景色相结合,用“丹茸碧缕”形容其色彩丰富而和谐,同时赞美了制作苎麻衣物的手工艺人,比喻他们如同玉石般珍贵的手艺,使作品更加精致。
“拜了穿针楼上月,细与天孙话新洁。”最后两句以神话中的织女(天孙)为喻,想象在月光下的穿针楼中,与织女共同谈论新织成的衣物的洁净与美好,表达了对艺术创作和生活美学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洗苧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美、纯净品质和高雅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艺术创作和精神追求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