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从之游,远落苏门啸
出处:《寄壶山道士》
明 · 王称
清溪幽且深,猿鹤邈云峤。
中有冥栖士,隐几若埋照。
我昔从之游,远落苏门啸。
顾余指石髓,示以斯道妙。
其言直而纯,梗槩领其要。
别来在风尘,摧赧中若燎。
未遂鸿鹄举,将贻碧山诮。
因之写云缄,日夕引遐眺。
中有冥栖士,隐几若埋照。
我昔从之游,远落苏门啸。
顾余指石髓,示以斯道妙。
其言直而纯,梗槩领其要。
别来在风尘,摧赧中若燎。
未遂鸿鹄举,将贻碧山诮。
因之写云缄,日夕引遐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寄壶山道士》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林景象,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感慨。首句“清溪幽且深”展现了环境的静谧与深远,接着“猿鹤邈云峤”以猿鹤的意象烘托出山中的超然与高洁。诗人回忆自己曾追随道士,在苏门山中逍遥自在,聆听其关于道的精辟教诲。
“顾余指石髓,示以斯道妙”表达了道士对诗人智慧的启发,他的言辞直接而纯粹,让诗人深刻领会了道的本质。然而,“别来在风尘,摧赧中若燎”则流露出诗人离开隐居生活后,面对世俗纷扰的内心煎熬,感到羞愧如火。
“未遂鸿鹄举,将贻碧山诮”表达了诗人未能实现理想,可能遭受山中道士的责备,暗示了他对回归自然、追求道的渴望。最后两句“因之写云缄,日夕引遐眺”,诗人通过书信寄托思念,每日遥望远方,回味那段与道士共度的隐逸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