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忽见天雨花,白衣真人游郡衙
出处:《得雨复用闻水车韵 其一》
宋 · 王十朋
蜕骨木龙忧不雨,更唤两牛眠下土。
水从地底飞上田,不减在天行雨苦。
庭中忽见天雨花,白衣真人游郡衙。
但愿为霖莫为潦,免使泥陷羸牛车。
水从地底飞上田,不减在天行雨苦。
庭中忽见天雨花,白衣真人游郡衙。
但愿为霖莫为潦,免使泥陷羸牛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雨水的深切期盼与对农事的关怀。首句“蜕骨木龙忧不雨”,以“木龙”象征降雨的神灵,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和担忧。接着,“更唤两牛眠下土”,描述了人们为了祈求雨水,甚至让耕牛休息在湿润的土地上,以示虔诚。
“水从地底飞上田”,生动地展现了雨水从地下涌出,滋润田野的景象。“不减在天行雨苦”,则强调了雨水虽好,但过多或过少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困难,体现了诗人对雨水适时适量的期待。
“庭中忽见天雨花,白衣真人游郡衙”,这两句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想象天空中出现了如花般的雨水,而“白衣真人”则是神话中的降雨使者,他驾临郡衙,预示着雨水将至,带来了希望。
最后,“但愿为霖莫为潦,免使泥陷羸牛车”,表达了诗人希望雨水能成为及时的甘霖,而非泛滥成灾的洪水,以免破坏农具和运输工具,影响农业生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人们对雨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怀。